南京市小学科学三区联片教研活动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基本策略 2014年12月11日上午,南京市小学科学三区联片教研活动在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举行。本次活动主题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基本策略”。活动由建邺区科学教研员李晓宁老师主持,来自建邺区、秦淮区、雨花区的科学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朱焱校长也出席了本次活动。 在教学观摩环节,分别由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马晓寅老师执教《...
这学期,我区的教研活动都是围绕“小学科学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进行研讨的。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是教学的灵魂,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导向、激励、支配等作用。 我和谭老师执教的《变色花》相比,教学目标一致,教材处理和教学方法不太相同同,但一切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和展开的。下面将我和谭老师的处理方式进行对比,谈如何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对比一: 李:以“花”为引子,化难为简解决问题;...
11月20日科学教研活动在金中实小举行,金中实小的谭红亮老师和建邺实验小学的陆亚宇老师分别为我们呈现了《变色花》和《蜡烛的变化》两节课。 在这两节课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原有经验为基础展开,利用学生所观察到的现象和产生的问题与原有知识经验之间的矛盾,给孩子造成认知冲突,引发思维碰撞和活动,从而产生问题情景,激发孩子思考,引入探究佳境,“逼迫”孩子在活动中养成主动动脑,习惯动脑的状态。通过原因的分析,...
【2014年11月教学反思】让科学开满“变色花” /_files/site/1/sync/file/2014112817010282.doc (本文由柯欣从南京晓庄学院第一实验小学官网直接推送至本站)
本次教研观摩的两节课都是六年级的偏化学实验的科学课,在知识、技能方面的目标都相对较高。两位老师均以精心准备的多样材料,让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后得出科学结论,有效的实现了学习目标。 第1节课,教师以“变色花”贯穿课堂的始终,提供白醋、柠檬水、洗衣粉水和小苏打水多样的实验材料,让学生在自主选择中借助紫甘蓝水进行纸花的红花绿叶的变色花尝试。整节课的教学设计精密,目标明确,教学指向性强,通过制作变色花,让学生在仔细观察、...
本周的教研活动由本校金陵中学实验小学承办,活动分为四块,第一块是金中实小谭红亮老师的《变色花》,然后是建业实验小学的陆亚宇的《蜡烛的变化》,第三块是参观金中实小的在建现代化农植园。最后教研员李老师和南师大何善亮教授对本次教研活动的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同时各位到场老师也讨论交流了两位教师的课的优点和不足。 首先是谭红亮老师的课《变色花》。作为本校新教师,我与学校另一名科学老师周老师一起参与了本次谭老师教研课的准备工作,...
11月20日在金中实小举行了本次的科学教研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听取金中实小的谭红亮老师讲授六年级课程《变色花》和建邺实验小学的陆亚宇老师《蜡烛的变化》两节课。课后分片区对课程进行了总结与反思。两位老师都是年轻教师,根据他们的课堂展示和自己上课的实情,进行了对比,让我收获颇多。首先是《变色花》,在课间的时候,谭老师通过给学生们展示不同的花语,使学生能够迅速的安静下来,并且进入了状态,大概了解了今天课堂的主角。...
南湖一小以“轻负高质、有效教学”为宗旨,全面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以“改革、创新、发展”为工作方向,进一步开展了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活动。 开学伊始,姜海宏校长、陈国志副校长就带头进行随堂听课,此种随堂听课其实就是推门课,不事先打招呼,不提前通知,听的是一种教学常态,看的是一些课堂真相。 听课过程中,学校行政认真记录,细心观察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听课结束后,及时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流,有对成功之处的充分肯定,...
今天两节课,两位老师都展示了自己的风采和魅力。 制造认知冲突,促进深层思考 在《蜡烛的燃烧》这一课中,陆老师通过切割蜡烛和燃烧蜡烛制造了蜡烛变短的现象。同样的变短,但是其中蕴含的原理可是截然不同。请孩子找出这相同背后的不同,给孩子们制造了认知的冲突,引起学生思考。而且在部分孩子的认知中,认为燃烧后变短的蜡烛是变成蜡油淌下来了,陆老师追述了一句,如果都变成蜡油淌下来了,下面应该有一滩。这里陆老师如果给学生看过他加热之后又冷却的蒸发皿中的蜡烛,...
11月24日,伴着凉丝丝的冬雨,南湖一中片区低年段语文教研活动在南湖一小紧锣密鼓的开展着。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基于学情视角下的小学低年段语文同课异构”,学校分为两个场次,莫愁湖小学的陶文婷老师和南湖一小爱达校区的谷亚君老师分别执教了一年级的《识字4》,而南湖二小的汪晓宇老师和南湖一小的索露露老师分别执教的是二年级的《小动物过冬》。 课堂上,上课的老师依据各自学校研究专题,充分展示了实践研究成果。虽然教学理念迥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