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科学教研活动在金中实小举行,金中实小的谭红亮老师和建邺实验小学的陆亚宇老师分别为我们呈现了《变色花》和《蜡烛的变化》两节课。
在这两节课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原有经验为基础展开,利用学生所观察到的现象和产生的问题与原有知识经验之间的矛盾,给孩子造成认知冲突,引发思维碰撞和活动,从而产生问题情景,激发孩子思考,引入探究佳境,“逼迫”孩子在活动中养成主动动脑,习惯动脑的状态。通过原因的分析,使学生逐步理解,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在学习和应用中总结知识方法,重新构建新的知识组块,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两节课中,教师还特别注重在学生合作探究前,提出明确的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不仅体现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还遵从了学生能力形成的基本规律,构建了一个有利于学生不断深入探究的、有序的、可行的教学过程。在学生合作探究中,教师还注重保证了合作学习的时间,并深入小组中恰当地给予指导,指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与同伴的对话和交流中质疑、评价、反思,通过讨论,学生对新的认识更加完整、系统。在探究中竭尽所能激活学生思维和兴奋点,让学生以积极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合作探究后,教师还能够及时、正确的评价。
听完课我有这样几点收获:第一,教师在备课时要注重对学生已有经验和认识的调查,要注意学生的知识获得主要是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第二,教师要善于采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和抓住学生学习科学的欲望和兴趣,尽量为学生创造一种探究的氛围。第三,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特别是容易产生争论的地方,应该让学生自己进行猜测、认识。第四,作为科学教师,要想进行好教学活动,自身必须要亲身经历学生将要参与的每一个学习环节,去发现探究中将要遇到的问题、去体验探究中的乐趣。因为科学课的教学过程对于教师自身来说也是一个体验探究的过程,只有对教学过程有了充分的知识、能力、情感的准备,我们的教学才能有效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