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教研活动由本校金陵中学实验小学承办,活动分为四块,第一块是金中实小谭红亮老师的《变色花》,然后是建业实验小学的陆亚宇的《蜡烛的变化》,第三块是参观金中实小的在建现代化农植园。最后教研员李老师和南师大何善亮教授对本次教研活动的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同时各位到场老师也讨论交流了两位教师的课的优点和不足。
首先是谭红亮老师的课《变色花》。作为本校新教师,我与学校另一名科学老师周老师一起参与了本次谭老师教研课的准备工作,亲身体验到了备课、磨课再到正式上课的路程。以前的教研活动充当着一名听客,这一次的实际参与其中收获很多,从中更深的领悟了一些上课的技巧,从谭老师身上也学到了很多,也体会到上好一次课的辛苦。
《变色花》是小学六年级物质的变化这一单元的课程,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酸碱的概念以及与指示剂反应后颜色的不同。既然涉及到颜色的变化,用眼睛看,因此,谭老师用了最直接的方法——做实验,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思考。科学课堂的特色就是实验,我平时对于实验衔接课堂内容的功夫还不够,而谭红亮老师很好地用实验把握住了课堂的节奏,开门见山,直接用白话变色的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简单的讨论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索变色的原理,提供学生四种不同的液体用于实验。学生实验后得到变色的现象,并汇报。谭老师在学生汇报后总结出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的概念,并且让学生继续实验,制造出不同颜色的花朵。在这次实验中通过实验现象提出了酸碱中和这一概念,衔接的非常好。科学的课堂在于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而谭老师的课将这一点体现的很好,带领学生测试了生活中一些物质的酸碱性。本节课进行的很流畅,学生在多个动手实验中完成了学习目标。
第二节陆亚宇老师的《蜡烛的变化》同样精彩,本节课实验操作也很多,学生通过对蜡烛进行不同的操作并且去观察各个操作下蜡烛的变化,同时陆老师生动有趣的话语做穿插,课堂的气氛和效果都非常好。同时陆老师很注重学生对实验器材的认识,强调实验操作规范,对于科学课堂而言,实验的要求很重要,而陆老师注重学生实验习惯的培养,做得很好,值得学习。
接下来的点评全区的老师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对两位老师进行了点评。南师大的研究生们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同时何善亮教授也对本次活动做了很详细很有深度的点评,让我在点评中结合自己教学水平做出了自我进步,很是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