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的实验课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景,实验时热热闹闹,实验后,老师让大家总结,却没有同学发言,或者只能回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而不能说出造成现象的原因。究其原因,我觉得有以下原因: 1、没有相应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2、不清楚实验的目的 3、没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所以,课前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显得尤其重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实验,如果实验设计的难度过大,学生操作难度大,收获少;过浅,学生不感兴趣,一样收获小。...
今天,我们建业区小学教研组组织我们学习了由一位中学物理教师给我们大家作关于我们身边的物理现象的学习。原来,一些身边的物理现象有那么多的科学道理,现在我明白了,也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 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比如:我们场看到的各种“白气”,都是什么?他们真的是气体吗?通过上午的培训,大家都有了清楚的认识。原来这些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在物理学中,把他叫做“液化”。其实生活中这样的液化现象是很多的。比如舞台上看到的白雾现象,也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的结果,只不过,他是由于干冰这种物质在吸热的过程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从而我们看到了舞台上的“...
我们身边的物理现象 --热现象专题讲座后的思考 今天,天气依然非常寒冷。可是,我们在进修学校听了中学物理教研员陈枚老师生动精彩讲座感觉非常振奋,非常温暖。陈老师利用10个生活中的现象向我们剖析了热现象形成的原因,深入浅出的帮我们理清思路。让我们将以前在书本上学到的模糊的知识清晰化,对于今后在教学中帮助很大,我希望这样大活动以后可以多开展一些。
孩子们总是喜欢做实验,因为孩子的秉性就是好动,实验中很多现象让他们感觉很有趣,但是往往在实验以后孩子不知道自己到底得到了些什么。所以我认为适当的理论性知识是必要的,这样孩子就有了研究的方向,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但是如何给孩子解释这些枯燥的理论便是老师主体研究的方向,生活中大量的实例可以为这些理论润色不少,也更容易被孩子接受。所以科学学习往往就是从生活到理论再到实验验证的过程,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也是科学学习的目的之一。...
我们经常说“科学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 “科学的学习应走向生活……”那么学生平时的所见所闻,耳闻目睹的一切,是真实的生活,也是生活的体现。因此学生自己积累的生活经验当然是不可忽略的教学源泉。在科学课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借鉴和发挥他人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为我们的科学课服务,这是很优秀的教学资源。因为学生获得的直接的感性经验往往比那些来自间接经验的表层认识更有魅力,更有说服力....
“读得进 记得住 用得出” ——金中实小校本研修展示活动实录(低年段) 过静: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大家冒着冬日的严寒来到我们金中实小,参加今天的校本研修展示活动,给我们带来了春天般的融融暖意。在此,我代表金中实小全体师生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今天,我们的校本研修主题为“读得进 记得住 用得出”,主要分为三个板块进行:第一板块,课堂教学展示,由我校两位青年教师汪莹老师和王新民老师为大家执教二年级上册的《...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怎样的指导 [ 2010-1-6 9:18:00 | By: 访客三小小Y(游客) ] 我觉得学生在进行问卷调查前,应该先指导他们如何调查,如何制作调查问卷等等;另外是学生向家长调查时,一些家长不理解学生的调查行为,认为学生就应该在学校好好读书,社会上的事不是学生应该考虑的,这对学生调查研究的积极性有影响,所以说,我们的调查研究其实应该让更多的家长理解,理解我们调查研究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今天参加的培训《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让我受益颇多,不仅了解了生活中一些常见现象的原因,也知道了这些现象其中的科学原理。把一些原本有些模糊不清的科学原理弄明白了,搞清楚了。这次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从生活中出发,以生活中实际现象为例,给我们带来了一次科学洗礼,把一些常见的,有些模糊的概念和原理,细致的梳理,给我们一个详细的科学认识。 科学课程逾越了生物、化学、地理、物理等学科之间的藩篱,...
时间:2010年元月11日 星期一 下午2:00开始 参加人员:全区二、四、六年级的语文教师 活动内容: 时间 内容 2:00-3:00 菜单培训 追寻幸福之路(进校阶梯教室) 3:00-3:30 1、自选下学期基础教案撰写的任务; 2、反馈网络教研各校上传信息情况。 3:40-4:30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系列活动之四——课堂练习的设计、选择与反馈 1、微型讲座:例谈课堂练习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