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小学科学

2010.1.7 张婉宇 菜单式培训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0-01-07

    今天参加的培训《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让我受益颇多,不仅了解了生活中一些常见现象的原因,也知道了这些现象其中的科学原理。把一些原本有些模糊不清的科学原理弄明白了,搞清楚了。这次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从生活中出发,以生活中实际现象为例,给我们带来了一次科学洗礼,把一些常见的,有些模糊的概念和原理,细致的梳理,给我们一个详细的科学认识。

    科学课程逾越了生物、化学、地理、物理等学科之间的藩篱,实现了课程的整合与开放,但对小学科学教师来说,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作为小学科学教师,我们面对的对象是九岁到十二岁的孩子,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中高年级,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他们已能感受到生活新奇和美好,喜欢动脑筋,乐于提问题,但仍缺乏耐心和毅力,缺乏一贯性。这样的充满好奇、求知欲和探索欲的孩子对于科学课有着很大的兴趣,教师需要做的是让孩子发现身边的科学现象,深入浅出的探究这些科学现象,再把看似神秘、高深的科学现象回归生活。让孩子贴近科学,让科学贴近生活,让生活贴近孩子。

    从生活中发现科学,在科学里体验生活,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科学素养。过去,我们常常认真地分析教材,提示教学重点、难点、教学中的注意事项等。其实,这些内容不能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自然达不到好的效果。现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在迅速增加,教师所面临的学生和教育情境也越来越复杂。因此教师在提升科学素养内容的选择上既要精心又要具有开放性,力求打开教师的视野,关注教师在教育实际中的困惑和需要,力求深入浅出,生动有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