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道德与法治

谈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致远外国语小学 张慧玲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09-09-24

题目1:结合《放牛班的春天》,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以及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对教育偶发事件的看法.

题目2:电影观后感

要求:字数不限,题目二选一

以下是按交作业时间先后顺序排序

(一)谈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致远外国语小学 张慧玲

今天参加思品教研活动教研员别开生面改变了以往条条框框式的说教给我们放了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电影中的代课老师——马修独特的教育方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影片中的院长和代课老师的教育观不同导致教育手段也不同。院长看到的是辅育院孩子邪恶的一面,他们骂人.打架.偷东西.耍流氓对于这些“问题孩子”院长采取的教育方法是怒吼,打耳光,关禁闭。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里非但没有向好的方面转变反而心中充满怨恨,反抗,报复形成的是恶性循环。代课老师——马修用他善良,关爱的心与孩子们生活在一起。他帮学生回答问题,他带孩子们做游戏,踢足球,他组织了合唱团。唱歌转变了学生,让阴霾一扫而光。歌声代替了喧闹打架,歌声让孩子有了理想,歌声注入了生命的热力,歌声增进了师生友情……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用马修那样的“教育之爱”去浇灌师生之间的情感之花,师生之间才会有真正的精神交流与心灵对话。平等的人性化的教育比耳提面命的教育有效得多,教师如果真正能以这种心态去面对学生,教育将会呈现出全新的面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