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道德与法治

用音乐净化心灵——欣赏《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南湖二小 凌钰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09-09-24

(三)用音乐净化心灵——欣赏《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南湖二小 凌钰
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中,一所寒冷、封闭的寄宿学校里,有一群原本本性善良的孩子,他们受尽了院长的虐待和折磨,成了调皮捣蛋的讨厌鬼。但在这个冬天,来了一位新代课老师马修,他用不一样的教育方式,感化了孩子们受伤的心灵,带给孩子们一个希望的春天。
 
那马修老师用了怎样的教育感化了孩子,改变了孩子呢?柏拉图说:“在教育中,我们一向对于身体用体育,对于心灵用音乐。”音乐能够净化人的心灵,而马修老师用音乐改变了孩子们,甚至彻底改变了两个孩子的人生道路。
 
1、教育孩子需要人性化。
影片中严厉的院长,对犯错误的孩子们实行残酷的体罚,这根本得不到真正的教育,学生的行为只会越来越恶劣,想方设法的调皮捣蛋。马修老师用人性化的教育去感化孩子,他的“惩罚”也是别具一格,当孩子编歌词取笑他,他没有惩罚,而是纠正孩子的发音;当孩子画他的肖像漫画时,他没有惩罚,而是给学生也画了一幅漫画,一笑而至。人性化的教育方式,让孩子的心灵得到净化。
2、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寄宿学校里枯燥的学习,使学生感到乏味无趣。当马修老师无意中发现,孩子们对唱歌感兴趣时,组织了一个合唱团,激发孩子们内在的潜能,让每一个孩子都发挥自己的特长。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灌输知识,学生获取的知识面就会很狭隘。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考试成绩或许是最好的,但是其他方面却得不到发展。教师需要随时发掘孩子的内在潜能,以至得到最好的发挥。
 
3、用音乐去打开孩子们封闭的心灵。
马修老师用音乐感化了孩子冰冷的心,将他们的心灵得到解放。在我们学校倡导的也同样教学理念,利用音乐助教学,在教学中加入音乐,让孩子边学习边享受音乐的魅力,直至心灵得到净化和陶冶。
 
4、宽恕孩子的错误。
马修老师在处理孩子的错误时,并不像寄宿学校的院长体罚孩子,他以一种平和、宽容的心去对待学生。“老师眼里能容得下一粒沙子,那么就能容得下整个世界。”每个孩子都不是完美的,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当他犯错误了,不要责骂、不要责怪。有句话这样说:“指责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闭,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教师不要吝啬你的赞赏,多给孩子些鼓励,让孩子树立自信心。
 
这部影片的教育方式发人深省,还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作为一名新教师,一名年轻教师,应多多学习。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多与学生沟通交流,结合音乐感化孩子,去激发孩子内在的潜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