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支名烨老师的《花和叶》、马晓寅老师的《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两节课。两节课各有各的特色,让我受益匪浅。 支老师执教的《花和叶》一课是第二课时的内容,从整体上看,本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环节流畅,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课堂开放而有序。应该说,这是一堂学生能扎扎实实学到知识的科学课。 本节课的亮点很多:...
首先感谢李老师和许晓春老师,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听完两位年轻教师的课,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对这两节课的浅评。 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师基本功这五个方面对这两节课进行评课。 第一节课是支名烨老师的《叶和花》这一课。支名烨老师选择的是第二课时:认识花。首先看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教学目标的由完成是一节课好与坏的根据,同时也是教师对这节课于时间的原因,关于花的各个部分的作用没能讲解到。...
2013.4.18建邺实验小学听后感 南湖二小 程路 2013年4月18日在充满浓厚校园文化氛围的建邺实小学习了两节课,反思如下: 第1节课《叶和花(第2课时花)》,教学环节清晰,教学目标明确,师生有意义互动多。 课堂从全班合唱江南民歌——茉莉花导入,在融洽的教学氛围中,更容易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其次过渡到观察四种花,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即花的共有结构特征;然后,将所学的科学知识联系到科学实践中去,通过对毛鹃花的解剖、...
今天的两节课上,我变身三年级的孩子,在两位年轻老师的带领下经历了有趣的科学之旅。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引导者,让孩子亲历其为,从而给孩子们带来了愉快而充实的课堂体验是我对这两节课最深刻的印象。 年轻、文静、沉稳的建邺实小支名烨老师给我们带来了第一节课《花》。对于自然界,孩子们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当孩子们是亲手触摸到那美丽的花朵时,好奇与爱惜的神情溢于言表。解剖花的活动是本课的中心环节,孩子们一开始稍有些手足无措,...
4月18日 听课反思 高丽丽 一直很羡慕学校里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可以多学习,少走弯路,让自己成长的更快,这次和马晓寅一起备课,有机会跟着许喆文老师一起学习,收获真的很多,在这里想把我最深的一些体会谈一谈。 作为年轻教师,虽然在课前很用心的备课,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甚至预备几种不同的教学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听到一些富有建设性的想法。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让课堂能按自己原先设想的教案顺利地,...
《我是怎样出生的》 1、课前准备充分,引导学生搜集资料。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于这一方面的知识比较朦胧,但对这部分知识天生具有浓厚的兴趣,这节课就是引导学生对人类的繁殖有所认识。许老师安排学生课前与家长有目的的交流,体验妈妈“痛并快乐着”的心路历程。同时还指导学生围绕主题去设计问题,并带回相关数据,这些数据在课堂上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建邺玄武联片教研活动体会 晓庄一实小 张婉宇 在小学科学概念教学---建邺玄武联片教研活动中展示了两节科学课,分别是建邺区新城小学的许淑俊老师的《我是怎么出生的》和小营小学李甜老师的《蜡烛的变化》。听完这两节课,让我收获很多。对照这两位优秀的科学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思路以及教学语言等方面,除了好好学习以外,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这两节课可以说是“一静一动”,《我是怎样出生的》...
建邺玄武联片教研活动体会 晓庄一实小 张婉宇 在小学科学概念教学---建邺玄武联片教研活动中展示了两节科学课,分别是建邺区新城小学的许淑俊老师的《我是怎么出生的》和小营小学李甜老师的《蜡烛的变化》。听完这两节课,让我收获很多。对照这两位优秀的科学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思路以及教学语言等方面,除了好好学习以外,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这两节课可以说是“一静一动”,《...
听了许老师的一节《我是怎样出生的》以及李老师的一节《蜡烛的变化》,我有很多感触。 第一节课《我是怎样出生的》。首先给我的感觉就是很期待,因为这节课由一位男老师来执教,相信很多人都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内容;终于等到学生入场时,看到学生一个个都背着书包入场就更想知道许老师是如何进行负重练习的教学了。带着这样的期待,我们听到了一节很生动的课,许老师的语言既亲切又精练,板书重点明确并且字迹非常漂亮,...
小学科学的概念教学,旨在用最简练的语言提供给学生最清晰的认识。这个语言可以来自于教师精巧的课堂提问设计,也可以来自于视频中简洁、明晰的科学解释。只要能实现帮助学生高效的建立准确的科学概念这个目标,那么所采取的探究、讨论、讲解、借助多媒体工具,都是可以进行的选择。 第1节课,我是怎样出生的,借由学生的家庭访谈反馈开始,使得本课的学习建立在了学生或直接或间接经验的基础之上,接了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