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小学科学

4.18建邺玄武联片教研活动体会 晓小张婉宇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3-04-16

建邺玄武联片教研活动体会

晓庄一实小 张婉宇

    在小学科学概念教学---建邺玄武联片教研活动中展示了两节科学课,分别是建邺区新城小学的许淑俊老师的《我是怎么出生的》和小营小学李甜老师的《蜡烛的变化》。听完这两节课,让我收获很多。对照这两位优秀的科学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思路以及教学语言等方面,除了好好学习以外,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这两节课可以说是“一静一动”,《我是怎样出生的》一课基本上没有实验活动,让学生动手的环节比较少,但这又是一节五年级的科学课,怎样才能在“安静”的教学内容里变得“不安静”,四十分钟里怎样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不断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兴趣满满地去参与课堂研讨和发现中来,这对教师有很高的要求,也对整节课的设计和安排有很高的要求。许老师的课先从统计学生出生时的相关数据和情况入手,这个安排让学生在无形中已经在课前,在家里就投入到了本课的学习中。在家里和学生的父母聊天,了解自己出生时候的相关情况,也在无形中达成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在谈话中,让学生近距离的体会到与父母的亲情,感受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更能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感恩自己的父母。顺着统计数据,发现数据的线索将以后的教学内容串起来。整节课教学层次清晰,教学安排合理。

    第二节课《蜡烛的变化》这是一节一实验活动为主的典型的科学课,但这也是一节六年级的实验课,课堂不仅仅是停留在热热闹闹的动手活动这个层面上,而是对学生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是动手做实验,更有动脑思考实验的结论,由观察实验到得出科学概念有了一次思维上的提升。学习了科学概念,再用这些内化的知识去分析和解释身边的、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这又是一次从学习科学概念到实际运用的思维提升。整节课的实验活动是井井有条的,实验效果是清清楚楚的,实验探究是层层递进的,教师对整节课的把握和调控是步步到位的。

    其实,不管是什么样的课型,不管是什么样的设计思路,也不管是什么样的教学理念,最重要的是适合所教的学生。一节适合学生的课,就是一节好课。以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的心理特点去设计一节课。以学生的眼去看一节科学课,以学生的手去设计一个实验活动,以学生的脑去思考和分析一节科学课,我相信这样的一节必定是适合学生的一课,也一定会是一节好课。在平时教学某个年级的平行班时最有体会,相同的教案在不同的班级,课堂效果和教学成效都会不相同,因为每个班的学生都有各不相同的前概念,各不相同的知识基础,各不相同的课堂氛围,更有各不相同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所以,一节适合所教学生的课就是一节好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