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小学科学

4.11建邺玄武连片教研活动听后感 一小李海婷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3-04-15

    听了许老师的一节《我是怎样出生的》以及李老师的一节《蜡烛的变化》,我有很多感触。

    第一节课《我是怎样出生的》。首先给我的感觉就是很期待,因为这节课由一位男老师来执教,相信很多人都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内容;终于等到学生入场时,看到学生一个个都背着书包入场就更想知道许老师是如何进行负重练习的教学了。带着这样的期待,我们听到了一节很生动的课,许老师的语言既亲切又精练,板书重点明确并且字迹非常漂亮,而正是因为许老师的引导学生都表现出了最佳状态,回答既风趣又不偏离主题,整节课非常风趣同时学生也学到了本节课的科学知识。

    其次,许老师这节课教学流程很完整,教学目标很明确。整节课由学生喜爱的动画片引入,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同时也提出了本课的课题“我是怎样出生的”,后面出示的统计表也让我们看到了许老师的课前工作做得多么的认真,同学们通过课前的一些调查,现在在课上进行统计,更直观的知道自己以及其他同学的一些情况,更能增加学生之间的亲切感。在许老师与学生交流大家出生时状况时又很自然的引入到本课的重点两性繁殖,这个内容抽象难懂,而许老师借助视频来让学生了解,然后再用一个排序题来巩固,从回答来看,学生都掌握的很好。

    最后,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许考的妈妈怀孕时爸爸的活动则让孩子知道爸爸也为了自己的降临做了很多事情,从而要爱爸老师整节课都贯穿了情感态度的教学,通过孕育过程的辛苦像学生讲述生命的珍贵;负重体验的活动则让孩子体会到妈妈怀孕时的辛苦,从而要爱自己的妈妈;而许老师附加的让学生思爸。

    第二节课《蜡烛的变化》。首先李老师用很多形状可爱小巧的蜡烛引入,学生都被深深的吸引了,课后我知道这些蜡烛都是李老师自己做成的,这让我特别钦佩李老师的耐心和用心。

    其次,李老师这节课循序渐进,重难点突出。李老师引导学生由蜡烛的外观开始观察,

    用鼻子闻,用眼睛看,用手摸,这是学生直观的感受。再者大家都知道蜡烛是可以点燃的,大家都想点燃了去研究蜡烛的更多性质,李老师抓住学生的这个好奇点来深入教学,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李老师每一次的实验之前都反复强调实验的安全以及实验的步骤,而这也确保了学生在整节课的实验中没有出现安全性的问题。而对于教材中的实验,李老师处理的也很得当,并没有让学生做所有的实验,而是教师演示和学生实验相互结合,这也提示了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对于教材中内容的处理要因地制宜。而对于这节课中涉及的科学概念,李老师也表述的非常准确,从最后的学生反馈来看,学生都能将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分类,有新物质生成和没有新物质生成,这就打成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了。

    听了这两节课,我看到了两位老师的用心,细心以及耐心,也意识到要上好一节课需要很多次的磨练,而对于科学概念的教授还需要我自己更长时间的钻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