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 李海婷.ppt
上周四在致远外小进行的联片教研活动中,李海婷老师和陈舒劼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两节精彩的科学课。两节课均是三年级上册的内容,针对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烈却又缺乏探究经验和实验设计能力的特点,两位老师都做出了很好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和动手,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收获了知识。听完两节课后,我的感想如下。 李海婷老师的《塑料》一课: 1.贴近生活,将科学知识与身边事物融合到一起。本课的一开始,李老师创设了小表妹来做客这一情境,...
实验先学、结论后教 ——12月12日听课反思 今天是区里的第二次片区教研活动,在活动上我听到了两节精彩的三年级的科学课。虽然现在我所教的教材不是苏教版的教材,但是科学课我想应该是大同小异。该是以实验带动课堂,以动手带动孩子的思维。 第一节课是李海婷老师的《塑料》。李老师的课堂引入很用心:以塑料杯和玻璃杯的对比来引发孩子的争论与思考,进而认识到塑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塑料拥有抗腐蚀能力,...
12月12日致远外小听课感想 学生在课堂上的纪律问题,是新老师教学中普遍会遇到的一个问题。这也是我这个工作了三个半月的新老师感到最头疼的一件事情。自己一个人反思的时候,我觉得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除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老师教的课太无聊。特别是上到一些传授理论性知识的课上,学生注意力大大下降。 12月12日上午,李海婷老师和陈舒劼老师在致远外国语学校向全区科学教师呈现了两节精彩的科学课。...
2013.12.12区连片致远外小听课有感 南湖二小 程路 小学科学的教学,旨在利用身边的生活材料,通过科学设计环节逐步向学生展示科学世界的奥秘。两节课均为三年级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学习特点以及趣味性的把握准确。 第1节课,塑料,教师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多样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进行不同材质物品的选择,引出塑料的特点。对于塑料和纸的牢固性,让学生采取分组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向相同大小塑料袋和纸袋中加入钩码,比较哪种袋子能放得更多,...
从学生出发,在探究中收获知识 ——建邺区科学学科教研活动在致远外小举办 怎样能把有趣的探究活动巧妙地融入理论性较强的科学课堂?怎样真正做到从学生出发,合理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12月12日上午,建邺区科学学科教研活动在致远外国语小学举行,南湖一小的李海婷和致远外小的陈舒劼两位新教师向全区老师呈现了两节精彩的三年级科学课。 三年级的孩子们刚刚接触科学,...
11月7日四区联片教研活动听后感 今天来到了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参加了本学期的四区连片教研活动。来自南京市南片四个区的科学老师的代表为我们呈现了四节精彩的科学课。如果说上次的区内教研我感受到的是趣味和探究的话,那这一次则是岁科学课堂上的逻辑性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见识与了解。 第一节课是我们建邺区的高艳老师的《导体与绝缘体》,由于交通关系迟到了20多分钟。但是高艳老师还是将最后精彩的课堂结尾展示给了所有的听课老师。...
上周在瑞金路小学听到了4堂很有代表性的科学课,四位老师各有特点,用各自的方式诠释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精心设计的教学流程,知识的布局和引导,都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高艳老师《导体与绝缘体》这节课,本课教学的重点在学生的探究活动,包括对学生的实验前指导,以及对实验数据的整理与实验发现的汇报,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实验操作能力,同时汇报时面对的是科学记录表,而不是三年级时面对着实物来汇报。这个班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是比较的突出,...
11月7日上午,我参加了以“促进深层思维发展的课堂教学研讨”为主题的四区联片教研活动,听了4位老师精彩的课,让我很有收获。 第一节课是高艳老师的《导体和绝缘体》,本课通过提出问题—假设—实验、寻找证据—得出结论这样的流程,让学生亲身经历了一次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教师语言精炼,教学环节清晰,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的锻炼。尤其在师生共同探究铅笔芯、水导不导电的过程中,高艳老师引导学生思考灯泡不亮的原因,并利用实物投影仪当场验证,...
11月7日,我参加了在瑞金北村小学举行的“促进深层思维发展的课堂教学研讨”小学科学四区连片活动,我也有幸聆听了四区老师精彩的课程,感觉受益匪浅。这四节课分别是我区高艳老师的《导体和绝缘体》,秦淮区王玮老师的《神奇的水——毛细现象》,雨花区谢娟老师的《声音的产生》,白下区高冉老师的《电磁铁》,四节课都特别精彩,无论是课程设计还是教学过程都引人入胜,收获良多。 导体和绝缘体是五年级上册电路单元的第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