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杂感 ——记于听陈蕾老师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展示课后 第一次接触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还是在08年的1月份,那个下午,和蔼可亲的政府官员、五彩缤纷的展板、意气风发的小学生、热情洋溢的校领导……在北京东路小学那个不大的会场里济济一堂,向我呈现一场别开生面的盛宴,云里雾里的我从此奠定了畏难情绪的扎实基础。 10年12月,我再次参加了这一活动的培训,同样是在北小,我一边听着授课教师关于“...
听课感想 南湖三小 朱萍 这一学期,我担任了学校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对于品德这门学科的教学,...
刚工作一年多,对于品社教学还是陌生的。参加了这一次品社教研,令我受益匪浅。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这样的课程我是第一次领略,倾听了陈老师的这节课,我感受到这样的课程是孩子们自己的“课程”,在这样的课程里,孩子们才能真正地成长。 从北京东路小学陆老师的点评和市教研员罗老师的讲座中,我知道了课程的意义和好处。首先,这种课程有利于孩子学会关注公共政策问题,使他们初步养成小公民意识;...
听课心得 金中实小 赵梓如 刚工作一年多,对于品社教学还是陌生的。参加了这一次品社教研,令我受益匪浅。 ...
刚工作一年多,对于品社教学还是陌生的。参加了这一次品社教研,令我受益匪浅。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这样的课程我是第一次领略,倾听了陈老师的这节课,我感受到这样的课程是孩子们自己的“课程”,在这样的课程里,孩子们才能真正地成长。 从北京东路小学陆老师的点评和市教研员罗老师的讲座中,我知道了课程的意义和好处。首先,这种课程有利于孩子学会关注公共政策问题,使他们初步养成小公民意识;...
收获着、成长着 ——品德教研活动听课后感 南师附中新城小学 袁君侠 今天上午在晓庄一实小聆听了两节课:第一节课是陈蕾老师执教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二步骤“班级问题的确立”。第二节课是来自金陵河西小学部朱静老师执教的六上“地球在发‘低烧’”,听完课后两点收获: 一、教研形式的人性化。 ...
《地球在“发低烧”》同课异构教学评析 南湖二小 丁亮亮 今天上午在晓庄第一实验小学参加品德教研活动,有幸聆听了两节精彩的品德与社会课,其中朱老师的《地球在“发低烧”》让我印象深刻,感触颇多。一是源于朱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二是由于去年我在李老师的指导下,也教学过这一课。同样的内容,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教法,从中我学到了很多,也获得了一些体会: 一、不同的导入,...
《在餐桌上》教后反思 南湖二小 凌钰 第一次参加品德学科的赛课,第一次站上区级赛课的讲台,第一次面对评委和外校学生上课,第一次认识了这么多可亲可敬的同行前辈们……还有很多很多的第一次,让我倍加难忘,...
化蝶成茧? 化茧成蝶? ——《在餐桌上》教学有感 双闸小学 刘鄢 刚一拿到课题时,脑海中就涌现出一串词条:活动化,生活化,立意新颖。 在网上看了许多篇教案后,决定别出心裁:从无人下手的第二课时入手,并把教学重点定在文明就餐上。 于是,我设计了一个理想化的开放式课堂:以情境入手,精心布置四个就餐场景—...
《金陵美食名扬天下》教后反思 晓庄一实小 陈蕾 教后反思: 什么叫文化?这是试上之后,听课老师问我的问题。我被问住了,不知该如何回答。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根据这个解释,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南京的小吃和所谓的“土菜”能被放入《金陵文化》这本教材之中。生活是文化的培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