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桌上》教后反思
南湖二小 凌钰
第一次参加品德学科的赛课,第一次站上区级赛课的讲台,第一次面对评委和外校学生上课,第一次认识了这么多可亲可敬的同行前辈们……还有很多很多的第一次,让我倍加难忘,同时也感谢在背后支持我、帮助我的老师们。
品德课是生活化、活动化的课堂,在设计教学中,我就根据这一理念,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了学习目标。下面就来谈谈我执教的《品德与生活》第二册第二单元《在餐桌上》这篇课文。
活动一:谈话激趣
课前几分钟,慌忙的我还在准备本节课的用具与材料,这时一群可爱的孩子已进入教室准备上课。为了掩盖我内心的紧张,我与孩子们进行了互动,让孩子们猜一猜今天老师会介绍哪位朋友给大家认识?其实,这一活动设计不是偶然,我事先就设想好了,之前参加过很多类似的赛课或公开课,执教老师都会在课前几分钟与学生进行互动,而我也就借此模仿一番,也算是课前热身,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开始上课了,我结合课前热身中设下的谜,引入本节课的导游——中华小当家。借用孩子们都喜爱的动漫人物为影子,并结合吸引孩子眼球的多媒体,出示小当家飞鸽传书邀请大家吃自动餐的图片,此时学生的兴趣一下被吸引住。接着请学生畅谈自己在生活中吃自助餐的经历,相机出示课题,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餐桌上》的学问。
活动二:分分类
本节课的一大亮点就在《活动二 分分类》。为了能使孩子们在接下来的三餐搭配活动顺利完成,这一环节的教学是重点。
首先,我将书上餐盘中的食物,冲洗成一张张直观清楚的照片,让学生一一认领。出示第一张,举手的学生并不多,当我将手中的照片奖励给回答问题的学生时,场下的学生纷纷举手,争抢着要认领食物,此时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的积极性也因此提高。在学生认领食物时,我还预设了多个小问题,如:这食物味道怎么样?你吃过吗?……以此了解学生在生活中对食物的认知情况。
照片发给学生,并不是摆设,是为下一环的“摆一摆”做铺垫。我出示了一张食物金字塔的图片和自制的金字塔板贴,向学生介绍食物的家,让学生将手中的食物送回家。五层食物金字塔,说实话若想分清,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还是有难度的。课前,对此我也很担心,尤其是烧饼、鸡蛋等界限不明显的食物,学生很难划分,为此我去掉了这几样。为了让学生更好更清楚的划分,在此我设计了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本小组的食物住在哪一层。学生上台一层层的摆放,我随即进行点拨,指导学生了解食物的不同种类与不同营养价值。就在摆放到最后一层油脂类时,我问学生还有没有食物?一位可爱的男孩子拿着馒头的照片走上了讲台,我一看,坏了!这不是五谷类的吗?刚才漏掉了,出现这一状况,我零时请另外一名学生来帮忙,将馒头送回了自己的家。其实,在这一层的设计中,并没有油脂类的食物,我是想调侃一下孩子:哪个调皮的小朋友把油脂类的食物藏起来了?可是,遇到“馒头”事件,我不得不改变策略,直接告诉学生这一层没有食物,只好反问学生:为什么这一层没有食物?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油脂类的食物不健康,反之要记住平时要少吃。
活动三:今日我当家
《活动三 今日我当家》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我最没有把握控制的一个活动。在试上时,我总是把握的不好,学生的回答与我预设的不同,我就手足无措。在一次次的教案修改中,我预设了很多学生有可能会提到的问题并设计了解决方案,与此同时也使我学会以不变应万变,无论学生的回答有多稀奇古怪,我只要带着问题往正确的思路上引,指导学生合理搭配就可。
活动前,我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在生活中三餐各吃些什么,以此唤起学生对生活中一日三餐的认知,为下面自主搭配和小组合作搭配奠下基础。生活化的课堂离不开生活,我将“生活”搬上了课堂,为孩子们准备早餐自助餐,让学生自主挑选早餐并将此份早餐推荐给妈妈,还为学生准备了各种各样的中餐和晚餐食物。原设计是每个环节选两位学生上台做介绍。可在这节课上,由于前几位学生设计的不到位,导致我改变方略,请了三位学生,耽误了较多的时间。而个别学生在这环节的活动中表现的也不够好,尤其是坐在后排的那一小组,因角度不好,看不清大屏幕,所以他们一直在做自己的事情。我为了能组织好课堂教学,对于个别学生的表现,没有得以关注。但通过此项活动,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又动脑的,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能,合理的搭配营养健康的一日三餐。让学生真正地学到一些有用的知识,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得到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接着是“演一演”,因为前一项活动占用了太多的时间,所以此活动相对时间上有点紧张,没能让学生充分的进行表演,这确实有些遗憾!课堂上时间的合理分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多加控制和注意。
最后,用一首耳熟能详的小儿歌结束本节课,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后获取。
纵观整节课,由于我的经验不足,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缺憾:一,课程内容和时间掌控不到位;二,课堂的随机应变能力不强;三,对学生的评价不够精简等。经历了一次次的思考,一次次的试上,一次次的修改,和最后一次的上课,让我体会到品德课就是生活的课堂,让我感受到原来品德课是如此精彩绝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实践,不断地反思,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所得,有所悟,有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