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心得
金中实小 赵梓如
刚工作一年多,对于品社教学还是陌生的。参加了这一次品社教研,令我受益匪浅。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这样的课程我是第一次领略,倾听了陈老师的这节课,我感受到这样的课程是孩子们自己的“课程”,在这样的课程里,孩子们才能真正地成长。
从北京东路小学陆老师的点评和市教研员罗老师的讲座中,我知道了课程的意义和好处。首先,这种课程有利于孩子学会关注公共政策问题,使他们初步养成小公民意识;其次,这种课程重视全员参与,有利于孩子体会合作的快乐,各个小组通过走访、调查、编排小品等形式将问题呈现给大家,他们在调查的过程中不断的磨合、互相研究,进一步提高了合作意识;第三,这种课程有利于提高公民素质,在孩子研究的过程中,如果自身或周边的人有这样的问题,在孩子的带动下,也会加以改正,潜移默化地提高了素质。
第二节课,学习了朱老师的《“地球”在发低烧》一课,同样感想颇多:
1、感人导入,引人入胜。好的导入能让孩子快速地进入课程,走进课本。朱老师在教授这一节课时,以地球妈妈呻吟诉苦的视频作为导入点,感人的音乐,和痛苦的倾诉,坐在后面听课的我都感同身受,更何况是孩子们呢!
2、形式多样,加深感受。朱老师通过问题“地球在发低烧,有什么症状?有哪些后果?”总领全文,孩子们在自读了课本P34到P35页后进行了概括回答,此时,朱老师将一些搜集来的图片、文字数字介绍、对比图等相机穿插其中呈现给学生,这时,不要老师多讲,孩子自然而然就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了。
3、组织大赛,重视导行。地球妈妈发烧了,我们得为地球“退烧”而努力啊,于是朱老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了金点子大赛,在活动中教会学生如何做才能保护自己的家园,学生思考了,感悟了,我想他们也就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