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开设一堂研究课,是研究物体吸放热能力方面的。 原来的实验是利用酒精灯对两试管内不同液体加热,在同等时间内看谁温度变化大。 由于需要用同一酒精灯同时对两物体加热,有一定难度。帮我提出用热水同时对两物体进行加热,看温度变化的速度。 结果,教师尝试了一下,发现结果与理论恰恰相反,故放弃了此实验方法,改用石棉网上直接加热两个试管。此方法也可行。 但对于所谓失败的实验,...
《神奇的水》评课稿 中华中学附属小学 徐玉芬 2011年10月20日上午,金陵中学实验小学科学教师魏蔚为全体小学科学教师展示了一堂精彩的科学课—《神奇的水》第一课时。 本课实质上在引导学生探索“水的溶解和毛细现象”,但并没有将“溶解和毛细现象”这一概念由教师说出或直接由观察到结论灌输给学生,而是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创设问题情景,通过猜想——实验观察——自主描述——想象、体验、类比、推测——尝试解释——达成共识—...
听课反思 肖 澄 今天我来到中山小学,听了三节非常精彩的科学展示课,让我受益匪浅。 1、创设情境、激发学趣。 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三位教师都注重了教学情境的创设,并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学习兴趣。如《导体和绝缘体》一课,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把剪断导线的电路再次连接,结果灯泡不亮,提出疑问,引出本课研究课题,...
中山小学听课后记 南师附中新城小学 魏海婴 在中山小学听的三堂课,作为一名新老师,收获很多。 高伟老师的《直尺发声》一课设计很精巧,在回顾了上一节课的知识点后,比较钢琴和吉他的声音高低,非常艺术又生活化的进入了新课。在探讨如何进行实验的过程中,...
听课心得体会 金陵中学实验小学 许晓春 魏蔚 《直尺发声》 直尺发声是一节比较抽象的课程,因为涉及到振动的快慢与尺子长短的关系,如果学生不动手做的话,很难把二者联系起来。在导入上,高老师用钢琴和吉他的高低音对学生进行感官上的刺激,引起学生探究声音高低的原因的兴趣。实验的整个流程非常顺畅,学生积极操作观察,纪律严明。实验报告上的小组实验测评可以让学生检验具体每一步的操作是否准确,值得借鉴。...
看了《叫我第一名》这部励志电影后,感觉用一句话形容自己的感受比较符合—“一个都不能少”。每一个生命降临这个世界都应该被尊重,这就是人们现在追求的生命和自然的和谐。 我们是幸运的,可以面对一个个鲜活的、有思想的生命,还能用自己的言行、学识去影响他们、改变他们,责任重大啊!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关心每一个并不容易,像影片中那位校长一样,几句简单的对话,影响、改变了一个生命的一生,让主人公的生活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中华附小教研组 听课心得体会 中华中学附属小学 赵子仪、徐玉芬 一、《直尺发声》 本课是做中学的一课,探究声音音调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用钢琴和吉他的音调高低导入,讨论声音的高低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再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来研究音调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用直尺来做实验,通过改变直尺长度,控制振动快慢。 本课做为做中学中一课,仿照四年级声音的课程进行改变,注重控制变量思想,...
晓庄一实小教研组 2011年9月29日市青优展示课后反思 南京晓庄学院第一实验小学 茅蔚男 柯欣 张婉宇 2011年9月29日上午,我们参加了南京市教研室组织、南京市中山小学承办的“南京市小学科学优秀青年教师展示活动”。本次活动共向全市科学教师展示了三节课,第一节是南京市中山小学高伟老师执教的四年级的《直尺发声》,第二节是下关区滨江小学井黎明老师执教的四年级的《导体和绝缘体》,最后一节是北京东路小学吴京钧老师执教的五年级的《...
2011年9月29日市青优展示课后反思 南京晓庄学院第一实验小学 茅蔚男 柯欣 张婉宇 2011年9月29日上午,我们参加了南京市教研室组织、南京市中山小学承办的“南京市小学科学优秀青年教师展示活动”。本次活动共向全市科学教师展示了三节课,第一节是南京市中山小学高伟老师执教的四年级的《直尺发声》,第二节是下关区滨江小学井黎明老师执教的四年级的《导体和绝缘体》,最后一节是北京东路小学吴京钧老师执教的五年级的《大脑》......
《叫我第一名》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部美国励志电影《叫我第一名》,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名叫布莱德的年轻人,在他六岁的时候患上了一种罕见的疾病——妥瑞症候群,从那以后他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怪声并抽搐,但他凭借着对人生乐观的心态和追求梦想的执着,从不放弃,最终如愿成为受人尊敬的科恩教师。 这部影片十分感人,给我的启发也很大。布莱德小时候总是受人歧视,常常被同学们欺负,被老师误解故意发出怪声影响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