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进行了第二次的关于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活动,有四个区的科学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四位优秀的老师给我们带来四节风格各异、各有所长的展示课。 有的老师擅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从容不迫的指导探究活动。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使学生乐于学习呢?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之一。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
4月15日,我们在金中实小,进行了第二次的关于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本次活动有四个区的老师共同参与,共展示了四节课,可以说,每节课都有可圈可点之处,让我受益匪浅。 他们分别从不同的层面给予学生不同的指导,有侧重指导数据分析的,有侧重指导小组合作的,有侧重指导实验设计的还有侧重指导知识点的。 不过,不论哪一种指导,我个人认为,教师都必须潜心研究教材,努力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ppt
《“做中学”科学教育案例集》系列丛书书目 2009年8月 序号 使用年级 书名 科学领域 版本 教学建议 1 K-1 水果篮 物质与物理科学 人教社出版2008.10 建议根据幼儿情况在选择活动进行 我的小船 设计与技术 人教社出版2008.10 制作类的活动建议放在大班进行 2 K-1 水与冰 物质与物理科学 汉博印制2007.8 建议放在中班下或大班上进行 3 K-1 空气 物质与物理科学 东大出版社2008.12 涉及概念较难,...
近几年来,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理念的试题成为中考的热点,与电冰箱有关的题目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冰箱已进入了千家万户,《课程标准》也要求探究电冰箱中的物态变化。人教版教材也以“STS”的形式介绍了“电冰箱”相关的知识。 一、力学类问题 例1(宜昌市中考试题)小明家买了一台电冰箱,给你一个三角板,请选用身边的器材自制一个仪器帮他检验冰箱放平了没有。......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太阳的白色光实际是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一系列有色光波组成的。这些光的波长很不一样,红色光波最长,橙色光波其次,紫色光波最短。空气的分子和其中飘浮着无数细小的灰尘和水滴,它们都能够把太阳的各色光线分散开来,这叫做散射作用。 太阳光中的光波波长越短的,像紫色、蓝色光就很容易被散射开来;波长越长,如红色、橙色光就不容易散射。早晨或傍晚,太阳光是斜射的,它通过空气层的路程比较长,...
测量降雨量的简单方法 降水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降水过多或过少,都会带来灾害。因此,人们需要知道一次雨或雪降下了多少水,也需要知道一年、一季或一月里当地下了多少雨(雪)。这样,就需要测定降水量。 在我国民间,通常用下了几指雨或几寸雨(即渗透到土壤里几指深或几寸深)来说明一场雨的大小。这种办法对于粗略估计当地旱象缓和程度等是可以用的,但是它得到的资料不够精确,也不易互相比较。因此用雨水渗透深度来表示降水量,...
冰雹的形成 冰雹和雨、雪一样都是从云里掉下来的。不过下冰雹的云是一种发展十分强盛的积雨云,而且只有发展特别旺盛的积雨云才可能降冰雹。 积雨云和各种云一样都是由地面附近空气上升凝 结形成的。空气从地面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气压降低,体积膨胀,如果上升空气与周围没有热量交换,由于膨胀消耗能量,空气温度就要降低,这种温度变化称为绝热冷却。根据计算,在大气中空气每上升100米,因绝热变化会使温度降低1度左右。...
打雷和闪电 当天空乌云密布,雷雨云迅猛发展时,突然一道夺目的闪光划破长空,接着传来震耳欲聋的巨响,这就是闪电和打雷,亦称为雷电。雷属于大气声学现象,是大气中小区域强烈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形成的声波,而闪电则是大气中发生的火花放电现象。 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但它们在大气中传播的速度相差很大,因此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然后才听到雷声。光每秒能走30公里,而声音只能走340米。根据这个现象,我们可以从看到闪电起到听到雷声止,...
为什么晴天时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夕阳是红色的? 这是太阳光被地球大气层散射的结果。当阳光进入地球的大气层后,空气和水蒸气的分子吸收部分阳光,再向四面八方辐射,这种现象称为散射。白色的阳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波合成的,以蓝光波长最短,红光波长最长,波长短的蓝光较容易被散射。日落时夕阳接近地平线,阳光须穿过较厚的大气层才能到达地面(图一),大部分蓝光被散射,余下红光,所以夕阳呈现红色(图二)。另一方面,由于白天时太阳只穿过较薄的大气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