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教学研究

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09-12-11


 

美国作家爱默森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维吉尔说:“成功来自于使我们成功的信念。”的确,很多时候人们对待事情的态度决定了这件事的成功与否。生命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抱以微笑,它也对你微笑。你对自己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你自己的人生。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探索,勇于拼搏,善于竞争,富于创造的人,才是21世纪需要的人才。拥有这些优秀品质的前提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至关重要的是—要有自信!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信心强,大脑思维就活跃,容易产生灵感和创造力;反之,缺乏自信,大脑活力就受抑制,很难进行创造性思维。国外一些心理学家跟踪调查了数百名智力发展水平较高,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大致相同的少年。当这些被调查的对象步入显示成果的年龄时,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有的成了事业上的佼佼者,有的却毫无建树。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心理定势在成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些自我肯定的内心倾向较稳定者,其成功率大都超过自我否定倾向较明显的人。自信心作为一种积极进取的内部动力,其发展水平是与活动的成败相对应的。正如范德比尔特所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这说明自信心是成才的重要条件!

人生活在复杂的社会中,不仅能够自觉的感知客观世界的存在,更能够对自己本身进行反映,把自己也当作意识反映的对象,这就是人的自我意识。人的自我意识受到复杂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具有社会制约性。各种社会因素都有可能影响人的智慧、情感和意志。在学生当中,老师和周围同学的评价对他自我意识的形成显得尤为重要。许多学生自我评价过低,在能够完成的事情面前,认为自己干不了,于是畏缩犹豫裹足不前,压抑了内在能力的发挥。在这里,我们就要格外关注人的意识的另一特性—主观能动性,即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客观现实还能够反作用于现实,改造现实世界,而且人能把自己作为现实世界的一部分加以认识和改造!作为老师,如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利用意识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积极的看待自己,看待生活,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呢?

一、不要吝惜表扬,多给学生一点正面的评价。

著名美籍物理学家钱致榕先生讲过这样一件不寻常的经历:在解放前,社会风气很坏,许多学生不求上进,不愿意学习。有一位责任心很强的老师,为改变这种情况,就从三百个学生当中挑选出60人,组成“荣誉班”。钱先生当时也被选了进去。这个班的学生被告知说,他们都是因为很有发展前途而被选上的。因此,“荣誉班”的学生各个欢喜,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更加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结果,这个班的大多数学生后来果真成为卓有成就的人。可

是多年以后,钱先生遇见当年组织“荣誉班”的那位老师才知道,当年被选进“荣誉班”的学生是他随意抽签决定的,并没有经过什么专门挑选。学生自我判断能力较弱,老师心理投射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这在小学低年级尤其明显,学生需要从老师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确立自信心。如果你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多给他一颗小红星,多鼓励他作业再认真,字写的再漂亮点,那么,他就会真的认为自己的作业完成的很好,而且自己真的可以做的更好!但是如果你总是给他一个“良”,久而久之,他就认为自己只能得到“良”,不再努力了,可能情况会越来越糟。

二、将学生的成功适当的放大。

当学生自己动手干一些事,或根据老师的指令完成了力所能及的要求,老师所给予的肯定和鼓励,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适当的赞美言辞是滋润自信心的雨露。在我们班有一个学生胆子很小,很害羞,上课不敢发言,老师点名让他回答,他的声音也是小到同桌都不易听见。这种情况下说教只会将事情弄的更糟。除了多给他一些发言的机会外,他的每一次发言我都给他正面的鼓励。例如:“你读的非常正确!能不能大声点教教其他小朋友,让他们也跟你学一学!” “你今天的发言声音比昨天大了很多,真是不小的进步!” “你真是越来越了不起了!不仅积极举手发言,而且声音也越来越响亮!我真为你高兴!”渐渐的,这个孩子上课举手发言的次数多起来了,说话的时候胸挺起来了,头抬起来了,孩子脸上的笑容也多起来了!也许这个小朋友的进步是其他孩子轻而易举就能够做到的,但是他可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如果将他与其他的孩子做横向的比较,可能他的进步会显得十分渺小,但是将他的进步和他以前的表现做纵向的比较就会看见:这个孩子正在一步一步前进着!老师没有理由不夸奖他。将他的成功放大,让他自己看见自己前进的步伐,让他更坚信自己有能力做的更好!

三、创造机会,让学生成功。

苏霍姆林斯基对四年级以下的学生从不打不及格分数,而让他们重新做失分的题目,让他们在进步中得到好成绩,并从中发现自己的力量。可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创造机会让学生成功。让自卑的学生成为成功者中的一分子,享受成功的快乐。通过老师创设的“成功”的情境,学生渐渐体会到:原来成功并不是遥不可攀。让那些自卑的孩子在这种情境中获取足够的自信心。

四、让学生各有所长。

谬·詹姆斯说:“每个人都具有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能力。每个人天生都具有独特的视、听、触以及思维的方式。每个人都能成为富于思想与创造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一个成功

者。”正因为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具有一技之长。细心的教师会注意学生的“独特方式”,一旦发现他的某种特长潜能,就满腔热情地因势利导,运用肯定、鼓励以及创设条件等手段强化它、发展它。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强,自己并非事事不如人,不必疑心别人歧视自己时,自信和勇气就油然而生,并逐步走向成功。

伏尔泰说:“自我热爱像是一种使人类永久存在的手段,它珍贵而又必不可少。”那么自信也是一种让学生成功的手段,它同样的珍贵而又必不可少。自信的孩子会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即使遇上挫折,也能坚强面对;自信的孩子能够正确的看待自己,即使外界偶而的干扰,也不会让他困惑,他会挺起胸膛,稳健的走着自己的路!

参考:《教育心理学》

     《要对学习充满自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