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教学研究

寻形探理:地方建筑艺术资源在美术跨学科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5-04-30

2025年4月28日上午,由南京市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南京市金陵中学附属初级中学承办的“形探理:地方建筑艺术资源在美术跨学科教学中的实践探索”联合教研活动成功举办。南京市美术教研员祖金明老师,江苏省数学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叶旭山校长,南通市市直学校教育管理中心美术教研员李金霞老师,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美术教研员丁圆圆老师还有来自南通市的骨干教师代表,以及建邺区的中学美术老师们共同参与到本次活动,一同探讨建筑文化遗产资源在美术跨学科教学中的实践创新应用。

【跨学科课堂:数形共美,艺理交融】

活动以园林·探幽——数里寻形 艺中见理一课拉开序幕,金陵中学附属初级中学的张晓璟、张寅秋老师通过跨学科视角,带领学生从轴对称、旋转、平移等数学视角巧解了传统园林花窗纹样之美。随后,南师附中新城初中的李明、朱品铭老师以变迁中的家园——民国建筑的构造之美为主题,带领学生领略民国建筑的历史底蕴运用数学中的透视关系和位似变化完成文创作品,呈现文化记忆与时代精神。

【微讲座集锦:地域特色,教学创新】

在微讲座环节,三位教师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学段分享了建筑艺术资源的教学实践: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第一附属小学刘欣然老师以《金陵城韵·

匠心传承》为题,系统介绍了南京建筑主题项目化学习的单元设计,强调通过实地考察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南通市第二初级中学顾芳老师在《美育之魂·建筑之韵》中,展示了如何将南通近代建筑的艺术元素融入美术课程,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美育体系。建邺高级中学沙景雯老师则聚焦《基于地方建筑资源的美术多样化课程开发》分享了如何从顶层设计构建多样化课程以及开发建筑主题课程案例。

【专家引领:多维总结,展望未来】

江苏省数学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叶旭山校长从五个维度对活动进行了深度点评:一、数形共美,艺理相融:赞赏课堂中数学逻辑与艺术表现的有机融合,体现了跨学科教学的创新价值。二、古今对话,文化唤醒:强调建筑教学不仅是技艺传授,更是对历史文脉的延续与激活。三、双师协同,组织升级:肯定“双师授课”模式在资源整合与教学互动中的优势。四、技术赋能,虚实共生:指出可以尝试信息技术手段为美术教学提供了沉浸式体验的可能。五、全育联动,生态承构:呼吁以美育为纽带,联动多学科构建更开放的教育生态。叶校最后“形由数构,美自天工”作为结尾,高度评价本次活动在推动跨学科美育变革中的巨大突破

南京市美术教研员祖金明老师充分肯定了以教研推动科研的这一举措,南京南通两地的区域联动,为资源联动提供了范例,将美术教学有效的应用,丰富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但对于跨学科的融合,祖老师建议注意学科本位的把握。充分围绕新课标,在双新背景下,以建筑文化为切口进行不断融合。

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美术教研员丁圆圆老师将跨学科尝试比喻为两种水果“打果汁”建议教师多思考多尝试,将课堂还给学生提出通过UBD逆向教学设计,实现引导学生深度理解,而非单纯的知识灌输最后期望大家可以从Doing、Discover、Design、Development四个进阶梯度设计课程,继续细化课程构架

【活动意义:携手共进,赋能美育】

本次教研活动通过课堂展示、案例分享与专家引领,为两地教师搭建了深度交流的平台,通过探索地方建筑资源、跨学科尝试、双师协同,展现了美术教育的多元可能性,为未来美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南京、南通两地将继续深化合作,共同探索美育与地域文化、跨学科融合的更多可能性(金陵中学附属初级中学供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