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标的引领下,为探寻国宝文物与小学美术教学融合的有效路径,2025 年 4 月 28 日下午,致远外小举办“指尖触国宝、创意绘华章” 建邺区小学美术国宝文物主题教研活动。国宝文物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瑰宝,蕴含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将其融入小学美术教学,既能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为课堂注入活力,又能让学生在创作实践中深化民族文化理解、提升审美素养与激发创新思维。参加本次教研活动的有南京市美术学科带头人、建邺区美术中心组成员马田老师以及建邺区全体小学美术教师。
参观体验
活动现场,学生们以国宝为主题的创作成果缤纷呈现。文创笔记本、精致簪花、创意热缩片、粉印纸板画作品等,兼具艺术美感与文化内涵,不仅展现了学生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扎实的美术功底,更彰显了国宝文物与小学美术教学融合所迸发出的独特魅力,为教研活动提供了鲜活生动的实践范例。
展示汇报
刘广坤老师带来《换一种工具》精彩示范课。课堂上,他以电脑绘画为媒介,带领学生走进青铜鼎的艺术世界。刘老师通过生动讲解剖析青铜鼎的用途、文化内涵、造型纹饰,随后示范运用电脑绘画工具表现青铜鼎。学生们在老师引导下,大胆尝试,将传统国宝元素与现代数字绘画技术融合,在实践中感受传统与科技碰撞的艺术魅力。
纪夏雨老师执教的《玉石文化》,以沉浸式博物馆情境为载体,巧妙融合 AI 虚拟形象与趣味挑战关卡,带领学生化身为 "鉴宝小侦探",开启了一场妙趣横生的玉石文化探索。纪老师以红山 C 形玉龙为引,将 "简化"、" 变形 " 等设计技法融入教学。在充满创意的氛围中,学生们深入思考、大胆创作,将现代审美与传统文化巧妙融合,最终呈现出一件件构思精巧、别具一格的龙形玉器作品。
美术教研组长吴弦老师的讲座《文物艺术解码:美术课程创新与文化育人实践》以商周青铜器、唐宋书画等国宝为例,强调将文物赏析融入美术教学全过程。吴老师还分享了“课前云端预习—课中情境教学—课后实践拓展”的完整课程体系,为小学美术文化育人提供创新思路。
互动点评
在教研活动的点评环节,致远外国语小学乐山路分校梅庭婷老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黄山路小学李多元老师分别对刘广坤老师的《换一种工具》和纪老师的《玉石文化》展开深度点评,为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深化国宝文物与美术课程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活动最后,南京市美术学科带头人、建邺区美术中心组成员马田老师进行总结点评。她针对两堂风格迥异的课程,精准剖析教学亮点,既认可了老师们在课堂设计、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实践,也提出了优化建议。同时,马田老师对吴老师的讲座予以高度肯定,强调其内容对推动国宝文物与美术教学融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本次教研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在教育改革浪潮奔涌向前的当下,此次“指尖触国宝、创意绘华章” 建邺区小学美术国宝文物主题教研活动圆满落下帷幕。从精彩纷呈的课堂实践到鞭辟入里的专业点评,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老师们对美术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探索与思考。此次活动不仅为教师搭建了交流互鉴的平台,更为小学美术教学注入新活力。未来,致远外小美术教育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继续深耕,让国宝文物在美术课堂中绽放更绚烂的光彩,助力学生在艺术与文化的滋养中茁壮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