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以潜心,研以致远。在教育教学的持续探索之路上,二附小始终秉持着对高品质课堂的不懈追求,致力于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筑牢根基。近日,我校开展了一场聚焦核心素养的校内数学教研课活动。活动中,谷嘉雯和王宇婷老师分别带来《认识千克》、《和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两节数学研究课,展现出别样的教学风采。
《和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趣味引导与自主探索共舞的数学课堂
王宇婷老师带来一年级《和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一课,课上老师先是通过趣味的情境导入,引导学生发现图片中的信息,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和是10的加法以及10减几的思考,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对应的三个算式。接着,运用直观教具,像小圆片等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算式规律,帮助理解算理。王老师带领小朋友学习“凑十歌”强化记忆10的组成与分配。期间,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思路与发现,课堂氛围活跃。老师还精心设计了多样化的练习题巩固所学,整堂课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有效引导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与运算技能。
《认识千克》:从生活感知到数学概念的深度构建
谷老师以包装相近的两袋食品为引,激发学生对重量的好奇,鼓励其猜测哪袋更重,并借由掂一掂的方式亲身体验两袋物品的轻重差异,进而引出用秤测量的必要性,由此带领学生深入认识秤的使用方法与质量单位千克。课堂上,学生们利用自备的大米、书包等物品,通过掂、称、拎等丰富的实践活动,直观感受1千克的实际重量。最后,师生共同探讨质量单位千克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以数学视角洞察世界的良好习惯。整堂课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思维碰撞火花不断,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通过动手操作,深度领略生活中的数学魅力,进而发展学生的量感。
评课研讨:思维碰撞,共促成长
课后,全体数学教师参与了评课研讨活动。老师们对这两堂课给予了一定的肯定,认为两位老师充满激情,能够从生活中的数学入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确保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鼓励发言,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与此同时,数学组老师们围绕课堂教学的细节之处进行了深度研讨,给出了优化意见。
在评课研讨环节,孙秋老师评价道:“谷老师的《认识千克》这节课设计精妙。从让学生猜两袋食品哪袋重开始,激发学生兴趣,进而引导学生用手掂来感受轻重。接着引入秤,带领学生认识秤与质量单位千克,这一过渡自然且关键。利用大米、书包等常见物品让学生操作体验,感知1千克的实际重量,让抽象概念变得具体可感。最后强调联系生活应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视角观察生活的习惯。整堂课环环相扣,实践与理论结合,是一堂非常实用且能让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的数学课。”
袁哲副校长也点评道:“王老师灵活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整堂课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善于提问引导,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问题设计具有启发性、层次性和针对性,从简单的观察算式特点到深入探究加减法的算理,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组合作探究法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探究“抛出10个圆片,圆片的正反面朝上各有几个”有哪些情况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发现不同的组合方式,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视野。两位老师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此次教研活动,为我校数学老师构筑起一座相互学习、交流共进的桥梁,有力助推我校数学教学水平迈向新高度。展望后续教学工作,我们将为教学实践精准锚定更多切入点与发力点,促使量感培养与运算教学绽放更绚烂的光彩,全方位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
(供稿:王宇婷 编辑:滕国庆 审核:袁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