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践行“好课立人”行动,突出“教学评”一致,注重“以学评教”,11月26日上午,南外河西二附小综合组开展教师展示课活动。

课堂教学:《牧童之歌》
李慧老师执教三年级《牧童之歌》。这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新疆哈萨克族民歌,展现了牧童在辽阔美丽的草原放牧时的音乐形象及喜悦心情。歌曲为四二二拍,自然小调。李老师通过《牧童之歌》的综合表演,锻炼学生合作表演的能力,丰富对多样表现手段的体验。
一、舞蹈导入
1、上课前老师给大家表演一段舞蹈,猜一猜是哪个民族的?里面有哪些代表性的动作?
●你认为是什么民族的? (新疆)
●你还记得哪些动作?做一做。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教一教大家。
让我们跟着老师一起跳起来吧。生模仿老师的动作。
●同学们跳的很棒,下面让我们走进多姿多彩的新疆,看看你都看到了什么?(视频)
二、新授
生说完看到了什么,师:你看谁向我们走来啦?——小马
师:小马踏着欢快的脚步朝我们走来。
●超级模仿秀——你能用什么模仿马蹄声?(拍凳子等)
师:你听老师用什么模仿的?(双响筒)
●它的声音很像马蹄声,刚才我们拍凳子有点万马奔腾的感觉。双响筒就像一匹小马他这欢快的脚步朝我们走来。(学生试一试演奏双响筒)
●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来模仿马蹄声? (响舌)
小马从远处向我们跑来,它的力度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由弱到强)(生试一试表现由弱到强的响舌)
2、你听老师唱的歌曲中谁骑着小马,在干什么?(师范唱)(生回答)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新疆哈萨克族民歌《牧童之歌》
●跟着音乐一起走起来。边走边观察老师的动作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1)正常踏恒拍(2)加入跳步在附点处(3)加入声势——腿腿手
●有哪一句的节奏跟其他的乐句不一样?
●先来学习这句附点节奏的乐句。
●画旋律线
●唱谱
●读词,加入手势舞
●完整演唱
●你听,唱的速度变慢了,歌曲情绪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呢?
●慢——快(慢时加入声势动作和手势舞;快时加入双响筒和响舌)
精彩瞬间:
师:你能用什么声音表现马蹄声?
生:拍凳子、拍手。
师:看一看老师是用的什么?
生:双响筒
师:请大家边唱,老师用双响筒为大家伴奏。
教师点评:
王丹丹:教学过程中,李老师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如节奏拍打、旋律哼唱等,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让他们在参与中深刻体验到了《牧童之歌》所蕴含的欢快情感和牧童生活的乐趣。此外,李老师在本课中的表现也充分展示了其扎实的音乐学科知识与技能。同时,教师还能够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王慧:李老师课堂氛围轻松欢快,在课的初始,李老师按照我校日常惯例让学生进行七彩大舞台的展示,鼓励孩子勇于表现自己!在课程导入部分,李老师用一段舞姿快速吸引了老师们和学生们,让学生们迅速进入课堂学习氛围中。整节课的教学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最后的情境学习,一直延续到课后,让学生边走边跳愉快地离开课堂。整节课首尾呼应,十分生动活泼!
刘甄:本节课新疆哈萨克族民歌《牧童之歌》,李老师根据学情设计,以新疆舞蹈、新疆美景作为情境入手,伴随着“马蹄声”,学习“响舌”、双响筒的演奏,让学生体验在草原上策马奔腾的感觉。教学过程中涵盖了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分析、歌曲中的难点和技巧处理、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等方面。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既有传统的讲授和示范,又有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和互动教学,在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魅力的同时,增强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欣赏。
董晨:李老师的课堂氛围生动活泼,从新疆舞蹈导入,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新疆视频、马蹄声将孩子们带入新疆的情境中学唱新疆民歌。在学唱歌曲阶段,教师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式,先让学生聆听感受歌曲的节奏特点,再逐句教唱,期间巧妙运用了音符线辅助学生找准音高,使得学生能较准确快速地学会演唱,且在学唱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注意强弱变化等演唱技巧,并且加入了双响筒和响舌,提升了演唱质量和气氛。
滕国庆:在《牧童之歌》这堂音乐课中,李老师教学目标明确,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欢快情绪。教唱环节细致,注重节奏把握。且借助小乐器辅助,增添趣味。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较好达成了让学生领略草原牧童生活及感受音乐之美的教学效果。
唐其林:本节课,充分展现出李老师扎实、专业的音乐基本功。教学中,李老师给学生以最大的空间感受、体验、表现的机会。从谈话、活动中充分让学生说、玩、唱、跳,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陈丽娟:在《牧童之歌》这堂音乐课中,李慧老师展现出了较高的教学素养与精心的课程设计。课程导入环节巧妙地利用了与牧童生活相关的图片,迅速将学生带入到歌曲的情境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在歌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节奏的把握精准,通过拍手、跺脚等多样化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独特的节奏韵律,使学生能够快速跟上旋律,并且理解了节奏在音乐表达中的重要性。对于音准的训练也较为扎实,运用了钢琴辅助等手段帮助学生找准每个音符,让学生能够较为准确地演唱歌曲。总体而言,这是一堂富有成效且生动活泼的音乐课,在传授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音乐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与文化内涵。
教师在教研活动中以团队形式开展研究和讨论,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还能够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融合。愿我们携手共进,在教研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供稿:李慧 编辑:滕国庆 审核: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