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新课标要求,探索核心素养下的信息科技教学实践,助推教师专业成长,10月30日上午,南外河西二附小综合组开展教师展示课活动。
课堂教学:《在线信息的搜索》

滕国庆老师执教三年级《在线信息的搜索》一课。本节课以帮助流浪文物汝窑玉壶春瓶找寻身世记忆为情境线索,引导学生使用扫描二维码、百度识图、听歌识曲和搜索引擎查找的在线搜索方法,揭开文物我是谁、我在哪、从何而来、为何而来的身世之谜。学生在掌握在线搜索信息方法的同时,也了解了中国文物流浪在异国他乡的屈辱历史,浓浓的爱国情照映着孩子们的赤子之心。
活动一:我是谁
1.找到适合扫描二维码的工具
2.扫描小瓷瓶二维码,得到小瓷瓶的名字和相关介绍
3.学生汇报搜索到的结果
活动二:我在哪
1.认识“百度识图”工具
2.利用“百度识图”识别出小瓷瓶所在的地点
活动三:我从哪里来
使用“听歌识曲”工具,根据提供的民谣识别歌名,由此得到小瓷瓶的故乡地
活动四:我的身世
1.了解百度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明确关键字的使用
2.利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小瓷瓶来到大英博物馆的历史并填写学习单
3.学生依据学习单汇报搜索关键词、搜索内容
精彩瞬间
师:想要探索汝窑玉壶春瓶为什么来到大英博物馆了,可以采用什么搜索方法呢?
生:上网查询。
师:下面我们来观察一下桌面,想要搜索信息,先要打开哪一个软件呢?
生:浏览器
师:这些浏览器其实叫做搜素引擎,常见的搜索引擎有百度浏览器、360浏览器、火狐浏览器、谷歌浏览器等。你知道如何使用这些浏览器搜索我们想要的信息吗?
生:可以在搜索框中输入内容
师:在搜索框里输入想要查找的内容——关键字。想要找到准确的答案,就要选择合适的关键字。
师:想要探索汝窑玉壶春瓶为什么来到大英博物馆,你想输入什么关键字吗?
生:汝窑玉壶春瓶 大英博物馆
教师点评
刘甄:滕老师这节信息课,采用了问题引入、探究式教学、合作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教导学生如何利用搜索引擎从网上获取丰富多彩的信息。学生应了解搜索引擎的不同分类,并学会如何高效地使用它来寻找所需信息。建议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搜索方法和技巧,持续性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李慧:本节课整体设计非常完整、故事串联教学流程层层递进,体现信息科技学科的本质与特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思维活跃勇于表达,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基于学科思维引导学生对不同的信息现象进行广度和深度的迁移,建立起本质的联系。
陈丽娟:滕老师在课中设置了有趣的情景导入,并以此情景为主线贯穿全课。整节课,融合了多学科的知识,历史、音乐、文化等,学生非常感兴趣。在授课过程中,注重与学生识字生活经验、现实信息科技应用场景的关联,内容涉及体现了信息科技更新和迭代的特点。建议关注学习过程中思维的可视化以及复杂认知能力的培养。
王丹丹:本课创意独特,将信息搜索与历史文化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关键词搜索、扫二维码、扫码识图、听歌识曲、信息筛选等技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课堂互动频繁,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有效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建议未来教学中可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在搜索信息时保护个人隐私。
仰高笃行,知新致远。在课堂上,学生面对的是真问题,拥有的是真经历,获得的是真成长。让我们在共研共学中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凝聚发展的智慧,携手共进,共同进步。
(供稿:滕国庆 编辑:滕国庆 审核: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