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教师频道  > 教学研究  > 正文

独一无二的自己

——南外河西二附小开展心理主题班会课观摩活动
滕国庆  2024-10-30  点击:

每一朵云,每一棵树,每一次日升月落,每一次花谢花开,都有她的美丽之处,每一个人也是。每一天的景色都是独特的,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必听别人说,就做自己的光。

为了引导同学们从多维度审视自我、接纳自我、挖掘内在潜能、拓展认知边界,进而实现自我成长的目标,10月25日,南外河西二附小三(1)班刘荣荣老师执教《独一无二的我》心理主题班会,全体班主任参与观摩。

精彩课堂

IMG_20241025_124430.jpg

刘老师以“大风吹”游戏巧妙引入了课程主题《独一无二的我》,游戏中,孩子们不断进行自我肯定,获得自信。课堂上,她精心设计了活动“猜猜我是谁”,通过同伴发出的声音,同学们能够迅速地猜出“发声者”是谁,在活动中明白,每个人都有着独一无二的声音。

除了声音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还有哪些独一无二的地方呢?刘老师带领三(1)班的同学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在写满特点的轮盘纸上涂色,伴随着轻音乐,孩子们寻找着自我,探索着自我,肯定着自我。

趣味盎然的活动,充满哲理的故事,从生理、心理以及社会角色等多重角度去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热情参与,勇于表达,通过分享和体验的方式深入挖掘自己的内心世界,认识到自身的潜能。在刘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纷纷拿出小树叶,写下了自己最独特的特点,每张脸上洋溢着对自己的喜爱与欣赏。

这既是一次自我认识的旅行,也是一场关于成长与发现的探险。学生在此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独特之处,每个人都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存在,各自散发着独特的光芒,更加珍视无可替代的自己。

课堂点评

本次班会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活动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使他们在参与中体验到自己的独特性,并学会接纳自我。在探讨“自我”这一主题时,我们往往会忽略两种极端的情绪——自卑与自大,在课堂上老师需要适时进行点拨和提醒,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当我们“独一无二的我们”聚在一起,如果能够相互学习、相互欣赏,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观课心得

张丽老师:刘荣荣老师执教的《独一无二的我》精彩纷呈。刘老师精心设计了暖身游戏《大风吹》,营造了愉快、温暖的氛围,让孩子们轻松地展示自己,进入活动。画轮图,说轮图及听小故事《骆驼与羊》《公孙龙收徒》等活动,让孩子们从外貌、性格、兴趣等方面描述自己的独特之处,并用积极的语言表达自我,引导孩子们发现并欣赏自己的独特性,增强了孩子们自我认同感,为孩子们树立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观念,同时也应尊重他人的独特性。

祝琳婧老师:刘老师的心理班会《独一无二的我》通过“大风吹”“猜猜他是谁”“七嘴八舌说轮图”等小游戏,让学生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特点。刘老师又带着小朋友们读了《骆驼和羊》《公孙龙收徒》两个故事,孩子们意识到,虽然我们不一样,但是我们都很棒。孩子们在玩中学,在游戏中肯定自己,发现自己的特点,课堂活泼生动,充满趣味性。

徐凤老师:课程设计符合三年级学生特点,利用“大风吹”游戏吸引学生参与。在“猜猜他是谁”环节,学生通过声音识别同学,展现了他们之间的熟悉程度。每个孩子都用性格轮盘表达自己的独特性,通过小组分享,孩子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刘老师通过故事强调接纳自己的重要性,正如每片树叶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孩子们被鼓励积极展示和接纳自己,成为独特的个体。

(供稿:濮小卉 编辑:滕国庆 审核:徐杰超)

编辑:滕国庆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 /blog/index?uid=16
最新LATEST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