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课是由南师附中黄山路小学的王芳老师执教《生活中的编码》一课。王老师在导入环节通过解密小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上由浅入深,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编码,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编码,编码的特点以及编码的作用。整节课层次清晰,循序渐进,让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师生互动频繁,课堂氛围热烈而活跃。

第二节课是由南外河西二附小的滕国庆老师执教《生活中的编码》一课。滕老师首先从学生的学号和身份证号入手,通过了解学号和身份证号的组成,引导学生知晓编码及其唯一性。随后,引入了生活中常见的编码,如车牌号、二维码等,让学生发现编码的多种表现形式及其应用。最后让学生亲自体验扫码枪的使用,通过对比传统记录方式和数字化编码管理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数字化管理编码的高效性。本节课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探索编码世界的大门,让他们对编码有了全新的认识。

第三节课是由晓庄一实小的刘家惠老师执教《编码的规则》一课,整节课结合实际生活情境,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深入编码规则。课堂伊始,从送餐机器人的房间号编码导入,学生分析得到数据按照一定规则组织形成编码。接着,通过日常中的例子,学生感知顺序编码的特点。接着,通过讨论车辆顺序编码管理的不便,引发学生思考,展示车牌编码变化,感知编码长度与信息量的关系,总结车牌号码的实际分类依据,学生进一步理解分类编码的规则。接着以校园运动会难以管理的真实情境,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设计编码规则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按需求优化设计编码,加深对编码规则的理解,最后迁移应用,学生感受编码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