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教师频道  > 教学研究  > 正文

“好课立人”我们在行动:“双减”背景下语文幼小衔接课堂识字教学研究

——南外河西二附小承办第四盟区幼小衔接语文教研活动
董晨  2023-11-09  点击:

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全面提高幼小衔接的科学性和实效性,2023年11月6日下午,建邺区第四盟区低年段语文“双减”背景下语文幼小衔接课堂识字教学研究活动在南外河西二附小顺利开展,第四盟区一二年级语文老师参与此次活动。

孙苗苗老师执教《小小的船》。课文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为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遵循新课标提出的以“朗读为主”,课堂上教师范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学习,读中感悟。一年级的课堂识字是教学重点,孙老师引导学生用借助图片、生活经验、学过生字加一加等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比如学习“船”,图片中的小船和汉字船的相似对比,帮助学生将复杂的汉字形象记忆。玩是学生的天性,教学“看”和“闪”让孩子们动一动,演一演,既教会了学生识字的方法,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提高了学习生字的效率。在指导写字方面,孙老师关注重点笔画指导、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姿势,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祝琳婧老师执教一年级《雪地里的小画家》。祝老师创设一个个生动的学习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祝老师巧妙借助板书,让学生更有课堂参与感,直观形象地了解到不同小动物脚印的特征。祝老师评价语言丰富、到位,过渡语流畅自然。“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教学问句,读出疑问的语气,并介绍出青蛙需要冬眠的知识。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反复朗读诗歌,学会感知生活,观察事物,体会到儿童诗的情趣。

陶沙老师带领老师们细读了新课标关于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的相关内容,明确了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视域下识字教学的新要求。结合具体的课例分享了识字写字教学的三大策略:立足学情,站在儿童的角度,直观形象突破难点;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带领孩子走进汉字世界,树立对汉字文化的坚定信心;落实写字指导,进行生字范写,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丁海慧老师从了解一年级语文教学现状、如何创设儿童化环境、寻找教学的适配性和评价的推动性四方面着手,和老师们分享了一年级幼小衔接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处理能够帮助孩子平稳过渡。教学中给予学生适应的时间,准确认知幼小衔接贯穿一年级上学期。通过把握起点,落实分层教学,联结儿童已有经验,选取儿童喜爱的、游戏化、综合性教学方式,让孩子喜爱上学、乐于学习;日常关注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将教学评一致性原则贯穿始终,合理作业设计、评价要求;始终激励鼓舞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

在交流研讨环节,大家围绕着“幼小衔接阶段语文教学容易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展开互动交流。老师们畅所欲言,既交流了自己的收获,又谈论了教学中的困惑,同时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教研过程充满了思维的涌动和碰撞。

活动最后,盟区首席葛金娥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和点评。葛校长在幼小衔接背景下对两节课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在现今幼小衔接阶段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还会影响知识积累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在具体操作中给予方向指导。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教育之路,道阻且长。本次教研活动中老师们厘清幼小科学衔接目标及任务、关注儿童发展的身心特点,力求幼小双向奔赴、紧密配合,在“真”衔接、“深”衔接中促进儿童学习发展。

(供稿:骆雁 编辑:董晨 审核:袁哲 )

 


编辑:董晨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 /blog/index?uid=1
最新LATEST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