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万物生,风暖踏新程。在“双减”、“双新”的大背景下,为加快学校新教师成长速度,提升骨干教师专业成长能力,打造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本周我校各教研组分别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本周语文组集体备课由沈涛老师主备。沈涛老师无生试讲《端午粽》,沈老师于寻常处见功力,于细微处见真章,巧妙地将识字写字教学融入情境之中,给年轻教师很好的示范引领。品读课文沈老师也颇费心思:“品粽”从“读粽”开始,通过多种形式、方法的朗读,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随后组内教师围绕沈老师的教学设计展开研讨。老师们觉得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仅关注生字词,还要结合文本学情、以学定教。教学时要注重思维的提升,关注语言的训练,为学生搭建语言的支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在集体研讨过后,一二年级组分组进行备课研讨。老师们仔细钻研,力图将有深度、有趣味的课堂呈现给学生。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语文教学好比无涯之海,唯有积跬步,才能至千里。相信二附小的教师一定能在教与学、研与行的浓浓氛围中,踔厉奋发,砥砺前行!
本周数学组集体备课由丁伯松老师和滕国庆老师模拟课堂。丁老师无生试讲《认识分米和毫米》一课,丁老师用大象和小老鼠的身高导入,回顾米和厘米这两个学过的长度单位。通过用米尺量课桌发现用米作单位太长了,引入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在数一数、找一找、画一画、比一比的活动中建立分米长度的直观表象。再通过量数学书的厚度引出毫米这一长度单位,最后小结所有已学长度单位,让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滕老师无生试讲《求减数的实际问题》一课,通过一道用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复习导入,再结合小猴采桃的具体情境分析条件和问题,明确“吃掉的桃+还剩的桃=一共摘的桃”,感受实际问题里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解答,发展推理、判断的思维能力。袁哲副校长和郑榕主任对两位老师的教学思路都给予肯定,也提出了改进建议,优化教案,老师们都表示受益良多。
本周综合组备课由董晨老师主备《春天的色彩》一课。董老师首先介绍这一课注重感受体验,学生通过学习、欣赏、感受、体悟春天的特有色彩,并运用画笔传达出内心的情感体验。之后大家一齐观看了提前录制的教学片段视频。这节课融合音乐、语文学科元素,带领学生听春天歌曲,读春天小诗,赏春天美景,找春天色彩,画七彩春天。大家针对董老师的备课各抒己见。孙飞老师和刘甄老师都认为董老师的教学设计能循序渐进,大量的欣赏感知引导学生感悟春天,同时也提出建议:可以加强纪律,提升学生专注力。最后,王校长也给予了董老师一些建议:本节课教学重难点过于宽泛,教师需要考虑调整教学环节,关注学生参与度的问题,同时提出的要求需要细化明确,让课堂更有效。
每一次的教学研讨交流,都是一次思维的碰撞,一次思想的交锋。相信我校老师们一定能秉承新课标精神,积极开展务实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努力打造高效优质的魅力课堂。
(供稿:濮小卉 编辑:滕国庆 审核: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