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教师频道  > 教学研究  > 正文

“双减”背景下低年级语文课堂的“教”与”学”

——南外河西二附小语文组教研活动
董晨  2022-10-20  点击: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0月18日下午,南外河西二附小语文组举行了本学期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 “同课异构:‘双减’背景下低年级语文课堂的教与学”,南外河西二附小全体语文老师和南外青奥村小学部分语文老师共同参与。

首先,由南外河西二附小丁海慧老师和沈涛老师对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进行同课异构教学展示。丁老师匠心教学,带领学生观察比较教材插图后,找到课文中相对应的自然段,再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探究发现。丁老师充分发挥低年级儿童特点,用简笔画和贴图的方式,让孩子们在生动形象的言语实践中了解葫芦的生长奥秘。

沈涛老师教学思路清晰,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学生参与度高。沈老师把生字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学习,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比较“一棵葫芦”与“一个葫芦”之间的区别,引导学生了解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区别,更加贴近了孩子的生活。

课后,两位老师就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说课,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定位、教学教法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设计思路,并提出了自己的困惑。

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田红老师就两节课做了精彩点评,并作了题为《在朗读中建构发展语言》的讲座。田老师从“遵循规律,提效朗读教学”和“厘清内涵,提升朗读素养“两个方面,结合案例,与现场老师进行互动,提出了一系列有关阅读教学的建议。田老师提出,教学生字应把汉字的音形义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去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语感。田老师的讲座给老师们拓展了字词教学的新视角,让老师更加清楚如何在教学中通过朗读去理解文本、学习建构语言、培养学科思维。

最后,赵梓如书记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并对青年教师提出要求: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每位语文教师都应做到备课先备朗读,真正挖掘朗读的教学价值,让朗读助力语文课堂。

本次教研活动为两校青年教师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也有效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南外河西二附小全体语文教师将齐心协力,且行且研,且行且思,不断提升,让教学充满智慧,让课堂更加精彩!(撰稿:骆雁 编辑:董晨 审核:赵梓如)

 


编辑:董晨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 /blog/index?uid=1
最新LATEST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