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形王国,趣味连连。在图形的世界里,“软糖”和“牙签”能够碰撞出什么奇思妙想呢?停课不停学期间,在南外河西二附小的数学趣味课程中,孩子们就利用软糖和牙签,围绕“图形”开展了“好玩到停不下来的”动手操作活动。
为丰富学生数学学习路径与方式,培养和提升数学素养,同时丰富孩子们的居家学习生活,我校数学组老师们结合第二单元《认识图形》的复习巩固,开展“身边的数学”趣味综合课程学习,带着孩子用思维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用身边的简单素材玩转身边的数学知识。在校本微课《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中,通过软糖和牙签的拼搭游戏,让孩子们在趣味动手活动中感受各种图形的特性,巩固知识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数学学科的趣味性。
课堂伊始,老师先带着大家复习之前学过的图形知识,接着让学生用软糖和牙签尝试拼撘平面图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在平面图形实际拼搭的过程中,学生切身感受到了正方形的不稳定性,以及三角形的稳定性特点,同时通过长方形拼搭的思考,进一步在操作中体会长正方形的图形特点以及区别与联系。并通过老师的不断追问引导,从操作角度解释了圆无法被拼搭的原因。
有了平面图形的拼搭基础之后,老师又进一步增加了思维的难度,提出对正方体拼搭的挑战任务,引导学生结合正方形的拼搭过程,尝试挑战正方体。拼搭结束后,再指导学生拆解正方体,通过数一数的方式解决拼搭之前的问题:“搭一个正方体一共需要多少根牙签?多少颗软糖?”在增强数感和统计意识的同时,有效勾连学生对正方体顶点和棱的数量的初步认识。
最后,引导和激发学生们发现生活中数学现象的热情和兴趣,达到开拓学生视野,促进思维发展的作用。
学生在这节微课之后,开展了各式各样的自主探究活动,尝试各种平面图形以及正方体、长方体的拼搭,同时也尝试拼搭出除所学图形之外的其他立体图形。并在拼搭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图形的奥秘,展开自主分析与判断,解开一个又一个的图形小秘密。
本次的数学活动让孩子们在巩固数学基本知识的同时,也拓展了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在玩中学、学中玩,在实际操作中更加深刻地感悟数学,理解数学。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将继续开展数学趣味综合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数学兴趣,启迪学生数学思维,提升数学学习能力。引导孩子们更加擅于用发散的思维去探索生活中的数学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