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教学研究

积极的心理暗示提高学习成绩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09-12-11

                                                     

前段时间有幸参加了区里举办的心理培训班,其实教师的教学与心理教育真是切切相关。据心理教育方面的资料统计,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他们学业成功、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过去人们只重视学生的智力因素,认为智商的高就能成功,这其实是个误区。教育界、心理学界越来越明确地意识到,个体的心理素质对其成功、成才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其影响作用甚至比智力大得多。心理学界曾作过一项重要的研究,研究者追踪了3000名高智商的儿童,30年后,这些儿童有的成为科学界有名的人物,有的成为社会名流,也有的成为普通人,他们的智商都很高,差异不大,而其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心理素质方面的差异,如意志、自控、坚持性等,可见人的心理素质对其的事业成功意义之大。目前人们注重并强调EQ对个体成功的作用,就是反映了这种共识。因此,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促进他们成才。心理学中的心理暗示还可以辅助学生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心理学中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我们在生活中无时不在接收着外界的暗示。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或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因考试还是客观存在的,题目的训练量大,难度大,一刀切的教学现实也是存在的,在学习中家长及老师的期望值又比较高,所以造成很多学生学习的困难加大,甚至有的对学习失去信心。学习上消极被动,学习效果就更别提了。怎样引导学生排除这些干扰,尽自己的最大所能发挥自己的水平呢?我在教学中主要利用心理学中的积极心理暗示帮助学生学习,下面我将谈谈怎样在考核中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益。

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能产生良好的影响,能调动人内在的潜能,发挥出最大的能力。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则对人的情绪,智力和生理状态都产生不良的影响。

学生学习生涯中的考试和运动员的竞赛很相似,不仅考查学生平时的努力程度和知识积累,还有一部分是考查学生的心理素质,如果在考试时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就可使水平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积极心理暗示让考前心情愉悦

怎样有效地解除个别学生的厌学情绪,而使学生快乐的接受考试的现实呢。这是目前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暗示教育是一种寓教于乐,心情促学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

1、 整理错题消除畏惧心理

心理学研究中有一种“内省法”,就是让人冷静地观察自己的内心深处,然后将观察的结果如实讲出来。在考试前,我往往先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学习中感到困难的章节,对应平时的作业找出这个章节中常做错的题型,回忆做错的原因,找出正确的解题方法。这样一来本身心中无数变有数,对自己“恐怖”的单元,不至于过份的畏惧,可以使紧张的心情得到释放,人就会感到轻松一些。

2、  把前次失败的考核当作最后一次

平时的单元测试,很多时候需要百倍细心,很多学生往往做不到这一点。加上平时的批改从严,在平时的单元测试中会出现考分波动较大。这个时候孩子的心理压抑,有些孩子会给自己贴上失败的商标。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常常会在期末考试前安慰孩子,平时的数学测验是老师故意给你们敲响警钟,其实你们很棒!期末的测试不会很难的,应该多给自己一些激励与信心,相信自己并不比别人做得差,成功一定会属于自信自己的人!再说每个人都会有不顺的时候,试着在最不开心和失败时对自己说:“这是最糟糕的了,不会再有比这更倒霉的事发生了。”既然“最糟糕的事”都已经发生了,还有什么可怕的呢?既然已经到了最低谷,那么以后就该“否极泰来”了!当你在最不顺利的时候给自己这样的心理暗示,会增强心中的安全感,也会给自己以信心。

3、 考试前积极暗示自己能成功

(1)、制定放假后的目标,告诫自己坚持就是成功。

同学们在经过长时间的复习之后,疲劳感加强。考试前的烦躁心情油然而生。这时候我要求同学们给自己去拟定一个快乐的暑假计划,想到暑假即将到来,快乐的日子离自己不会太遥远了,学生会感到复习的压力有所减轻。不知道广大同仁有没有听过望梅止渴的故事,道理与望梅止渴类似,都是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来鼓舞自己战胜疲劳。

(2)、教师结合实际给孩子提个目标。

对于同学们来说期考是一场痛苦而又持久的战役。有的孩子家长会在卧室的墙上贴上诸如“考试必胜”等颇有激励性的标语以鞭策孩子,这其实也是一种心理暗示,因为这些标语使人产生冲动信心倍增,准备考试的过程中,自信心常常随着大大小小的模拟测验而起起落落。当自信心降到最低点时抬头望望标语便能重新找回前进的动力和信心。我在考试前往往给孩子制定一个稍高过自己的目标,具体以分数为标准,期考以这个分数为目标,达到这个目标,适当给一些物质奖励,或者让学生给老师提一些“优惠”政策。

4、不要总向自己强调负面结果

心理学家曾说过,有些开车的新手常犯这样的错误,如提醒“昨天我就是在这里撞车的”、“这段路总是出交通事故”等等。结果真出事了。因为越是这样,我们心里就会越紧张。所以,聪明人应避免老用失败的教训来提醒自己,而应多用一些积极性的暗示,其实学习上也是这样。例如:有的同学在复习的过程中对行程问题中的相对开出和同时开出常不注意或者混淆不清,具体例题如下:(1)、两艘轮船同时从上海和武汉相对开出,从武汉开出的轮船每小时行程26千米,从上海开出的轮船每小时行不通17千米,经过25小时两船相遇。上海到武汉的航道长多少千米?(2)、两艘轮船同时从上海开往武汉。甲船每小时行不通17千米,乙船每小时行19千米。经过25小时,两船相距多少千米?学生在解答题目2时也用第一种解答方案,因此会出现错误。象这样的题目变换的形式比较多,本身就难理解,加上一段时间的复习,知识点又多,那么学生在考核的时候如果遇到这样的题目,心理自然害怕,想到曾经就错过,更是害怕。消极的暗示就出现了,干扰自己的考试情绪。我是这样教孩子的,我告诉他们这时候你千万别做这题,留个记号,等会回来。如果真不会那么要告诫自己,就对自己说:“我不会别人更不会!

二、利用心理暗示的情境性适应考试

暗示机制存在于人和环境关系之中。环境以各种方式刺激着我们的感官,我们不断地做出反映,养成习惯,形成观念,并指导我们的行动,而这些大多是在不知不觉中或是意识并不太强的情况下发生的。

临阵怯场的人,如果不在本班考试,不要将身边之物一律改用新的,如果改用新的无异于单枪匹马冲入敌人的阵地,因为周围的情况愈陌生,心理就愈不容易适应,考试时,不妨将自己最熟悉或最切身之物携带在身边,例如铅笔,钢笔,手帕等日常生活里的常用之物,这样虽然眼前处在一个陌生的场合里,但能目睹自己最亲爱或最熟悉之物,无异于将自己的部分环境也迁入这个场面,这些物品可以说是壮胆的最好工具。数学考试中必备物品,直尺、三角尺,还有铅笔,透明胶带我在学生考试前是要检查学生带了否,如果没有带那么在临考前要求借齐,这也是适应环境的一个方面。

学生就象自己家的孩子一样,鼓励的暗示就是增强自信心的办法。一个班集体,一旦用“尊人者,人尊之”的思想统帅起来,一旦成员们都姑言行中尽可能多地用尊重别人的方式,获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这个集体就会产生极大的凝聚力,每个生活在集体中的人都会感到幸福、自豪,从而发挥出巨大的潜力,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成绩。在考试的时候孩子年龄小,不会时刻克服粗心,不负责任的答题的方式,那么这时老师家长又不在身边,没法去提醒其注意,考试前让孩子将目标分数写在显目的桌角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孩子要为自己的目标加油!这样的环境设计可以暗示孩子学习的目标是什么,努力的方向是什么。有利于提高答题的责任心。

三、考试中的心理暗示

有的学生一看到重大的考试就说:“惨了!”“糟了!”“完蛋了……”等语言暗示,如果这样的消极自我评价继续下去,多次强化就会形成习惯化的思维定势,在认识上维持了焦虑状态,从而干扰正常水平的发挥。

在我教的学生中,我要求平时的测验中不可以在考完之后说考惨了,如果考完之后在没有和别人交流的前提下,如果感觉哪个方面自己发现了错误,或者来不及答完的话,我同意孩子把卷子拿回去重新改正。

在考试中要运用积极的语言暗示,如碰到不会的题,就对自己说:“我不会别人更不会!”然后跳过难题先做会做的题,如果有一道题不会做,心想“不好,考砸了。”如果越这样想越着急,越着急越不会做,最终导致全盘皆输。因此,在考试中要切忌使用消极的暗示。例如:有一次考试中,比较直角边和斜边的长短,而这一题学生在考试前没有接触过,那怎么办呢?因为我在考试前就跟孩子说过遇到难题不要急,你可以把难题转换成学过的题试一试,也可以猜测一下答案,这是一道选择题那么可以用排除法试一试答案,暗示自己这样做,正确的可能性会大一些。

四、考试后的心理暗示

考试后感觉不好,可以安慰自己说:“我已经尽力了让过去的都过去吧,我要全身心地投入到下一场考试中去,”“这样你才能及时地从上场考试失败的阴影里走出来,重新扬起希望的风帆满怀着自信心去迎接下一次挑战! 在上学期的一次数学考试中,因为考完数学后,我做了一份样卷,胡同学考完后因离下场考英语的时间还长,所以她就对照样卷看自己考得如何。不看没事,看完之后自己吓了一跳,原来自己错了很多。这样她的心情一直很沮丧,以至于下场考英语她也未能正常发挥。在后来的考试之后,我不在做样卷了,因为我知道这样的方式无疑是给考得失利的同学一个消极的暗示,影响他们下一场考试的正常发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