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4日,“传承·创新——建邺区中小学美术课程衔接活动”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举行。在教研员丁圆圆老师的组织下,全区的中、小学美术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第一节课由南师附中新城小学的张若昕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五彩斑斓的古代头饰》。课上,张老师教态大方得体,层次清晰。以学生扮演小皇帝导入古代头饰之一的冕冠,新颖有趣。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展评部分,让学生佩戴着自己手工制作的头饰上台展示,完成了一场古代头饰秀。最后,结合了地方美术资源,向同学们介绍了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代头饰——南京绒花,呼吁同学们应当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第二节课是南师附中新城中学的陈艳艳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奇妙的肌理之旅》。陈老师教态亲切自然,课程设计创意十足。巧妙地将课程分为触摸之旅、寻访之旅、感悟之旅和创作之旅四个部分。在课程中巧妙地结合了信息技术实时投屏和抖音软件的运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理解到肌理之美,感受到肌理的乐趣。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大胆创新,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
活动的最后,全区的中小学美术教师通过交流教学体会与分享经验产生思维碰撞,从课程中感受传承经典文化与“寓教于多种形式”之间的关系,从两位教师的授课中寻找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衔接的突破口,逐步形成适合我区美育教育发展的课程体系。大家互动密切、共鸣不断,思考着如今正遇到的课堂教学和专业发展问题,对解决问题充满了信心,都受到了深刻的启迪。(图文提供 张若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