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着金秋的脚步,沐着丹桂的清香。10月21日下午,主题为“联动教研展风采,凝聚智慧促成长”的建邺区小学美术教研活动在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第一附属小学的报告厅举行。全区小学美术教师参加了本次教研。
活动首先由南京市美术学科带头人马田老师开场,马老师回忆了自己作为新手教师时聆听一位成熟教师美术课的激动心情。启发所有教师思考美术教学中的情感、审美体验和技能传授之间的关系,提出新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困惑。随后,全体美术教师移步三个分会场,新教师围绕课堂教学、课程建设、课题探究等方面选择研究点进行展示,分享彼此收获,或提出自己的困惑,由成熟教师就亮点与困惑进行点评与解惑。
第一分会场由章煜老师主持。建邺实验小学的彭静老师和青奥村小学的胡超群老师,他们用教学情景剧的形式,还原了课堂实景。通过《头饰之步摇》一课,用一个个生动的实例讲解诠释了差异化练习,让每一个孩子都达标;来自南京市建邺实验小学的叶宇琦老师和李多元老师,她们采用了角色互换式情景剧,通过《厨房》一课,详细讲解了三分法和三线法的绘画创作方法;新城小学的邵姗老师和徐若青老师,她们通过问答讲解的形式,对新教师美术课堂中经常遇见的一些困惑难题,如:提问语言的精准度、美术课堂的纪律等问题,进行了解答。三组六位老师,用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对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困惑和难点进行了梳理和交流,与会老师均表示受益匪浅。
第二分会场由刘欣然老师主持。南湖第一小学的韩梦雨老师,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她以《会说话的手》一课为例,巧设作业,作业形式多元化,作业层次多样化。尝试用多种工具、材料进行作业设计,并将这样的作业形式运用到很多课程中。新城小学南校区的施星星老师认为,多元化设计美术作业可以打破习惯性思维定势,给学生思维更大的发展空间。施老师分别从生活化作业、自助型作业、合作型作业三种作业形式对不同的美术课程进行了分析。运用作业中的小亮点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创造出更加优秀的作品。第二组由来自南湖第一小学的徐惠敏老师进行展示,徐老师以《我设计的邮票》一课为例,从二年级学生的生源情况出发,以学习单的形式开展教学。徐老师在备课时做到了事无巨细,网上选出的邮票作品不满意就亲自动手画。通过邮票学习单将七个知识点串联起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莫愁湖小学乐睿融老师针对徐老师的教学亮点进行了点评。乐老师认为,老师们应该认真研习美术教材,紧抓美术课堂教学要点;要丰富美术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时俱进常反思,做智慧型美术教师。第三组建邺实验小学分校刘颖老师与南湖三小邢璐老师以聊天对话的形式,为大家呈现了刘颖老师的《海洋世界》一课的亮点。刘老师运用三张纸:一张白纸、一张黑纸、一张透明纸,以手电筒点亮的方式呈现海洋世界里的景象,从作业布置走向作业设计。邢老师认为,有趣的作业设计使我们的课堂更丰富多彩,教师要敢于创新和突破,通过改变作业形式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三组老师的呈现也给了我们一些思考:无论是新教师还是成熟教师,都需要这样的研讨学习。新教师勇于创新、思维活跃,成熟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可以给予新教师一定的指导。新教师和成熟教师在这样的碰撞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成长。
第三分会场由张祥龙老师主持。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的万丽雯老师用“趣味性学习”的方式,生活化的呈现了《新花布、新衣服》一课,孩子们用水果、蔬菜来印制花布,既生活又新颖。薛白老师这样点评万老师的课:万老师站在儿童的视角,就地取材的运用绘画工具进行拓印,简化解决重难点。不难看出,在万老师备课、试上、找亮点的过程中,薛老师都事无巨细的指导,最后碰撞出精彩的火花。新城小学北校区的缪晶宇老师通过反复备课试上,运用情景教学解决了《风筝》一课的重难点,从欣赏到了解再到制作,每一环节都让孩子深入情景之中,长廊展示、纪念品的文化传承、绿茵场上放飞风筝等,每一环节都扣动孩子的心,让孩子有感而发的感受美、创造美。南京致远外国小学吴弦老师的评点非常精彩:从审美到兴趣再到技能,缪老师每一环节都能让学生学有所乐,乐有所学。老师将学生的“体验感受”放在首要位置,必然是一节成功课的关键支柱,而缪老师做到了这一点。华山路小学崔敏老师在《手印、指印变变变》一课的备课中发现,以往的掌心加手指的创作,无论是学生的思维还是作品呈现都很单一。崔老师发现手印部分的印制、联想、添画可以帮助孩子解决创想画的难点。把手握成拳状、半握等,再进行大胆的印、想、添画,效果非常好。生态科技岛小学汪丽老师用“小手印、大世界”对崔老师的这一节课给予肯定。汪老师对本课《案例》的撰写起到指导作用:第一,“多形式手印的尝试”;第二,“多角度联想的启发”;第三,“先印再想最后画”。汪老师用自己的大智慧指导年轻教师,帮助年轻老师快速成长。最后张祥龙老师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对案例撰写的一些心得体会:在备课中试上,在试上中找出问题,在问题中指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指导后收获精彩纷呈,在精彩纷呈中积累经验,调整再调整,一篇有情感的案例便出来了。案例源于最真实的课堂,希望老师们在教学中能够积极总结,撰写出一篇又一篇的优秀案例。
分会场研讨后,全体老师又回到了主会场进行交流。马田老师说,教学,不是一味地模仿与重复,而更多的应该是怀疑、挑战和创造。其实一旦形成了一种个性风格,那么特色便诞生了,期待用心备课,用心教学收获更多的精彩。
最后,教研员丁圆圆老师做了关于区域教师成长与发展的讲座,丁老师从三个方面谈到了教师发展。学科发展首先是教师培养,要分层培养骨干教师,教师培养是一项长期工作;关注青年教师成长,培养要有计划性;要发挥美术中心组成员的作用,教师培养要有系统性。今后会邀请各级名师参与指导,体现我们区域教师培养工作的重要性。教师还要将课堂、课程和课题三者联系起来,做实实在在的思考与研究。
本次教研活动看到最多的是老师们认真聆听、记录的身影。相信本次研讨一定让老师们收获满满,也对自身的教育教学有了新的思考和启发。期待建邺区美术教育走的更远、做的更强。(撰稿:刘欣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