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教学研究

建邺区美术片区教研周主题活动报道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1-05-25

2021年5月24日,是小学美术片区教研活动时间。建邺实验小学、建邺实验小学分校和陶行知学校同时在当天下午,通过精彩纷呈的课堂展现了学校特色主题活动。

活动一:水墨飘香 传承经典              

南京市建邺实验小学书画艺术团自成立以来,结合常规课堂教学和社团活动的开展进行童趣水墨课堂的交流和探索。通过水墨课堂教学,提高教师对教材把控能力的同时提升专业技能水平。2021年5月24日下午,该校以 “水墨飘香 传承经典”为主题展示了书画社团活动。学校特别邀请了省特级教师王倩老师前来指导,片区内各个学校的美术教师们参加了本次活动。

第一节课是由翟建云和彭静老师带来的“双师课堂”——《水墨情趣》。在教学过程中,导入部分由翟建云老师带领学生们踏入诗意江南的美妙意境,以此回顾水墨画里的笔墨用法。新授部分则由彭静老师用盲盒挑战、笔墨大热身,此类游戏的形式,教授学生使用不同材料媒介作画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水墨效果。作业环节借用作品征集的形式对学生发出挑战,分小组进行“学习单”项目的创作,激发了学生们无限的创作热情。本课的创新之处特别体现在展示环节,两位教师将学生们创作的水墨玻璃鱼、梦幻游鱼罐、江南梦境长卷等作品展现在“童趣书画”栏目中,供师生们欣赏评鉴,真可谓是一道美妙的校园书画风景线。

为大家带来第二节展示课的是徐韵老师,她所执教的课题是《中国民间玩具》。徐老师在课堂情境设计方面独具匠心,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玩具在教室里与同学们尽情“玩耍”,有这样欢乐的气氛谁不想把它们画在宣纸上呢?教学过程中不是单从眼睛观察民间玩具,而是通过视频、故事、游戏来了解民间玩具的由来与发展,结合笔墨语言表现出民间玩具的朴拙与可爱。社团成员虽为一年级,却表现除了出色的书画水平,笔下的民间玩具个个活灵活现。通过AR软件投射在屏幕上,仿佛都“活”了起来。由此徐老师将课堂带入了最后的高潮,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展示自己的作品。

     第三节课是李多元老师为老师们带来的《基于文化传承的书画社团教学实践》专题讲座。通过李老师的叙述让在座的美术教师们了解到建邺实验小学书画社团的发展历程,从社团介绍、组织建构、课程实施和发展规划四个层面,详细说明了书画社团的建设是需要具备建全的组织、丰富的授课内容、完善的教学体系及植根的传统文化等等诸多方面,对书画社团管理制度的生成和课程资源的挖掘均给出了很好的参考方案。

展示完毕,由张涵、徐惠平等青年老师针对先前的课例和讲座说明了各自的听课体会,并提出了部分建议。

特级教师王倩对本次书画社团展示进行了总结性点评,对建邺实小的美术教师于水墨画领域的教学成果给予肯定,称赞每位教师以教学促课题,真正掌握了教学研究的实际方法。接着对今天活动中的三节课进行点评,特别提出翟老师和彭老师执教的《水墨情趣》向我们展现了“师徒结对”同授一课的新高度,两位老师做到了过渡自然,课堂设计传统与创新兼具,摆脱了常规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了创意水墨的独特乐趣;同时从问题的介入、情感的融入、学生的投入等方面多角度点评了徐韵老师执教的《中国民间玩具》一课,表扬教师投入教育、心中有学生的精心和用心;再来对李多元老师的讲座其指导性表示赞同,望在座的区域美术教师们可以引用李老师所分享的书画社团组织建设、制度管理的方法,结合到各自学校社团活动的发展中去。

活动最后,王倩老师对建邺实验小学书画社团的未来提出了新的期许,望老师们能从思、想、汇、聚四个维度,将书画社团的发展推向新的征程。(撰稿:李多元)

活动二:“快乐塑造,有‘泥’更精彩”特色艺术展示活动

5月24日下午,“快乐塑造,有‘泥’更精彩”——特色艺术展示活动在建邺实验小学分校举行,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展示该校彩泥艺术特色,弘扬传统文化。

首先是常乐老师执教的《漂亮的房间》,常老师以动画《小熊的房间去哪了》为导入,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布置一个漂亮的房间,指导孩子以超轻黏土为材料制作房间家具,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接着是刘颖老师执教的《花儿朵朵》,从化的寓意到化的结构再到制作渐变的花,课堂内容层层递进,具有连贯性。刘老师活泼的课堂风格获得了在座老师一致好评。

接下来,由陈云老师就“超轻黏土”的校本课程构建与实施办法,进行了一次讲座。陈老师从“超轻黏土”校本课程的由来,“超轻黏土”校本课程内容设计,黏土”校本课程实施办法三个方面介绍了建邺实验小学分校的“超轻黏土”校本课程构建。

最后,我区骨干教师王海莉老师就两节课进行了点评。王老师指出,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能准确抓住重难点,是一节扎扎实实的美术课。教学活动形式新颖,学生在课堂上有意犹未尽,听课教师也积极参与其中,乐趣无穷。

会后,部分教师相互交流,探讨课程的日常组织时间、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参与度,对学校彩泥特色艺术进行了指导。

校本课程设计之路任重而道远,建实小分校彩泥社一直在摸索中前进,建邺实验小学分校美术组将继续努力,思考与构建更完备的课程体系,寻找更贴切的教学方法。

 

活动三:苏少版小学美术教材人物画教学主题活动

在陶行知学校举办的建邺区小学美术教研展示课上,美术老师变身美妆博主,引导孩子们玩起了化妆游戏,小陶子们的稚嫩脸庞在巧手装扮下三五分钟就染上了岁月的风霜。这一边,孩子们则在老师带领下做起了热身运动,一二三四,哎哎哎,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体育老师走错了片场,到底怎么回事呢,一起去看看吧!

01 成长本该美好

化妆笔、眉笔、粉底、化妆棉、假发、拐杖、成长胶囊...这可不是孩子们举办的跳蚤市场,而是徐雪婷老师为孩子们共同准备的“美妆套餐”哦。课上,孩子们如同坐上了一部时光机,穿梭于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幼年牙牙学语、青年意气风发、中年的清爽干练、老年的岁月容颜都能一一呈现。你帮我打个粉底,我帮你添一道鱼尾纹,幽默而富有趣味的教学情境吸引着孩子们在岁月的长河中尽情遨游,揉皱的硫酸纸、粗糙的麻线、纽扣等综合材料将经过岁月洗礼地的容颜表现得那么有质感,那么有味道。

02水墨如此欢愉

传统水墨课怎样上的更传统些?周静老师在水墨课教学中一直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周老师在水墨人物画的教学中,通过名作欣赏给予了学生充分感受的机会,以丰富的图例欣赏给学生一些表现方法上的启示,如泼墨写意、勾写结合、勾线设色等。在周老师的水墨课堂上生动有趣的笔墨感受、变化丰富的笔墨语言避免了造型的概念化给学生自由创作表达上带来的思维禁锢,使原本传统的水墨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可以更加充分体会并感悟到中国传统水墨的魅力。

03把习作搬上大荧幕

这一边,孩子们在舒老师带领下做起了热身运动,一二三四,哎哎哎,这是怎么回事?!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体育老师走错了片场,到底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舒奇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是《我爱运动》,在“舒教练”的带领下,同学们从冬奥会参赛项目报名(自主选择冰上运动项目),到以做热身运动的形式(头颈肩,肘关节,跨关节,腕关节…)探究身体运动奥秘的形式一步步引导学生用动态线来解决复杂动态下人物画教学的重难点。在最后的展示环节,舒老师带领孩子们在绿幕前展开了一场竞争激烈的冰学运动会,构思巧妙令人拍案叫绝。

04画面之外的视觉思维

学生绘画的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有趣的视觉思维过程呢?在平日的教学中又该怎样准确的把握学生当下的视觉思维水平并以此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呢?蒋吉老师结合一年级学生习作从心理学视角向与会老师分享了他的收获与体会。

三节展示课虽然呈现方式不尽相同,但始终紧紧围绕小学美术高年段人物画教学专题展开,有传统有现代,有绘画有综合材料,将陶行知学校美术课程改革理念下的课堂展现出来,那就是一切为了提高学生审美与表达能力的课堂才是生动的、有活力的、有助于培养学生美育能力的好课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