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教学研究

致远外国语小学承办市美术教研活动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3-05-18

  为了切实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开发基于传统文化特色的、贴近儿童生活的美术课程资源,探寻适合儿童的创新教学方法和美育教学的新路径,为全市教师搭建交流学习和展示平台。2023年5月15日下午,“绘”集时光,悦动自然——南京市小学美术传统节气文化主题教研活动在建邺区致远外国语小学成功开展。本次活动由南京市教学研究室主办,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承办。南京市教研室美术教研员祖金明老师及各区美术教研员、全市美术骨干教师参加活动。
参观体验
   课堂展示前与会嘉宾在致远小小讲解员的引导下参观了致远学生创作的《“绘”集时光,悦动自然》创意节气美术作品展,四时风物的变化在孩子们的画笔下生机勃勃的萌发,每一幅创意作品都融入了儿童的想象和理解,那是致远孩子们与自然的对“画”。
展示汇报
  
第一节是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万丽雯老师执教的《园藏四季》一课。万老师从古典园林四季风景入手,以不同节气的花木为主线,围绕“形态美”、“色彩美”和“布局美”三个关键词展开教学,带领学生领略园林四时之美。万老师巧妙运用泡沫板制作园林场景,让学生分组描绘四季花木,并将建筑、山石和花木插在场景中,解决了部分学生布局的困难。本节课在让学生体会古典园林造景之美的同时,还使他们感悟到中国传统节气之美,并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
   第二节是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北校区王宇菲老师执教的《四时寻味》一课。王老师从最近的超级网红熊猫花花入手,在节气街中巡游春生试练场,夏长小驿站,秋味点心铺,冬藏养生馆,层层递进,丝丝入扣,每一个环节涉及一个超轻粘土的制作方法,由浅入深,愈加有趣,用情景搭建梯度让课堂氛围无比活跃,教学环节清晰流畅,课件精美,课堂生动。学生们仿佛如临其境地参观了节气街,学会了各种制作方法,启迪学生“最好的吸收天地的方法就是养生”的人生智慧。
   两节课之后是由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吴弦老师带来的《好雨知时节》一课。吴老师从雨水节气的气象特点及物候变化入手,结合微视频动画讲解,使学生逐步掌握雨水节气中人物、动物及植物的绘画技法,感受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的自然变化之美。课堂先对雨中人物的动态进行分析,用“火柴人”简化人物动作,迅速勾勒人物及动物形体,之后讲解雨伞及雨水的画法,利用不同的点和线刻画雨景效果,最后使用丙烯笔在透明纸上添画植物,丰富画面层次感。创作时采取小组合作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马田老师开展了《时光故事“绘”——小学美术传统节气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专题讲座。马老师从美术特色课题开发的经验与思考出发,就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对“节气文化视觉符号”进行挖掘、应用与传承;如何引导儿童用艺术语言与自然对话;如何运用多元的、现代的创作媒材进行传统节气之美的艺术再现进行了分享。一幅幅作品,一个个课例为传统节气文化赋予童趣和新的生命,此刻孩子们不仅是节气“美学密码”的发现者,更是“美的创造者”。
互动点评
  
活动尾声,由南京市美术教研员祖金明老师、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丁圆圆老师及两位教师代表对课堂展示进行了精彩点评。
   雨花台区岱山实验小学陈美星老师对两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园藏四季》一课创意新颖,学生参与度高,将课程内容与校园文化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好雨知时节》一课的教学过程层层递进,运用材料丰富,将审美与技能传授相统一。
   秦淮区五老村小学马雪老师肯定了三节课的精彩呈现。三节课例结合节日文化,贴合学生生活。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感悟生活与自然之美,并能运用不同的形式体现作品的创意。
   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美术教研员丁圆圆老师认为,致远外小的节气主题课程能够以小见大,教学设计通过知识从生成到迁移的过程能够提高学习深度,将中华传统文化融于美术教学中。
  活动最后南京市美术教研员祖金明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和点评,充分肯定了致远外小在弘扬二十四节气传统中华文化过程中做出的努力。同时,祖老师也指出新课标中对艺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在教学时需注重过程性评价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岁月更迭,润物无声,我们就这样在一堂堂节气课堂里,将美育的种子悄悄埋进孩子们的心灵。今天的节气之旅虽暂告一段落,但思维的碰撞永不会停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