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6日,由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南京市金陵中学附属初级中学承办的建邺区中学美术教研活动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紧紧围绕“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背景,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展示与交流。建邺区教研员丁圆圆老师以及建邺区全体中学美术教师共同参与本次活动。
【课堂观摩 集结智慧】
张晓璟老师执教的《翰墨之情》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引导学生了解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情感变化,品味以情入笔的书写状态,一起书写吉祥字赠与师友,拉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结,同时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致远初级中学的孙榕老师在《变迁的家园》这一课中,以研学任务单中的打卡任务为线索,贯穿课堂,引导学生分别从造型、功能、文化三个角度分析民国建筑的特点,创设情境,通过剪拼的方式共同完成“研学地图”,激发学生对民国建筑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与热爱。
【专题讲座 联动探研】
随后,南师附中邺城路初中何青和中华中学附属初级中学李菡老师分别围绕《基于地方博物馆资源初中美术项目研学的案例研究》进行课题汇报,带来两场专题讲座《博物致知 赋能成长》、《博物探研 项目寻珍》,与在座老师交流了该课题的研究背景、方法过程、成果成效、以及具体的项目研学活动。同时也期待各校可以通过课题研究协同共建,形成区域典型案例的经验。
【互动交流 拓展思考】
课后,老师们围绕两位青年教师的课堂进行了研讨,肯定了课程结构以及情境创设等亮点,对于两位教师的基本功给予肯定,课程设计都紧紧围绕传承传统文化进行思考,也指出对于课堂中的作品呈现方式可以更加的多样将课堂设计与学生学情相结合。
区教研员丁圆圆老师用“一场教研、两节课堂、三个课题、续写传承”点出此次活动的特点,建议今后传统文化艺术课堂走出教室,置身校园户外真实情境中,关注学生的实践体验感受。
活动的最后,老师们自由参观图书馆学生艺术节作品展,其中包括国画、烧箔画、剪纸、摄影等作品,呈现形式精彩纷呈。
此次活动基于新课程标准将课程与美育相融合,既让老师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日常美术课堂当中;又让每一位教师通过联合研讨,共同进步,推动美术教育教学协同发展。(金陵中学附属初级中学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