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教学研究

“精细化设计”教案之五《森林中的回声》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09-12-09

森 林 中 的 回 声

 

 大纲要求


  根据大纲要求,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与教材和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努力发挥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中所特有的审美功能,做到将基础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对音乐艺术的审美与情感体验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材简析


  教材简析:本课选自江苏少儿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科书七年级下册,根据第2单元< 美丽的山谷>第二课时----《森林中的回声》为教学内容。

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歌曲的情绪、演唱方式。通过跟随录音、电脑课件视频,使学生更加直接形象地接触歌曲从而完成能力目标,最后通过亲身体验,验证结论。

教学内容


  1、掌握强弱记号


  2、学唱《森林中的回声》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欣赏了解强弱记号的作用。


  2、通过欣赏、演唱,感受强、弱不同力度在歌曲中的表现,感受回声的效果。        


  3、通过欣赏歌曲《回声》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各声部和谐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把握好强弱对比的唱法,唱好回声的效果,以及合唱声音的和谐统一。


  2、准确表达歌曲的真挚情感。

设计环节及意图


  由于学生音乐基础较为薄弱,学生的音乐感悟能力、表现能力还有待提高培养、鉴赏水平还比较低、乐理知识、识谱能力比较薄弱。为了加强乐理知识,力度记号的掌握。我所设计的环节为歌曲《森林中的回声》的教唱阶段。

教学过程


  导入部分


   播放视频 ---爱热闹的f和爱安静的p


  看完视频,我会向学生介绍力度的概念.力度:音乐进行时的强弱程度,是塑造音乐形象、营造气氛、表达思想感情的又一重要手段。力度变化极为丰富,演唱(奏)者可根据作品风格及自己的理解进一步处理。常用的力度记号如下:

记号

ff

f

mf

mp

p

pp

Cresc

Dim

意义

很强

中强

中弱

很弱

渐强

渐弱

设计意图 :能够引导学生更加形象的接受强弱记号的概念和作用.


  下面我要和同学们做一个小游戏,游戏方法:全班同学为一组,请一名同学(A同学)到教室外,将一个手绢藏到室内的任何一个同学(B同学)课桌内。藏好后,A同学进入教室,根据全体同学的掌声来确定手绢的位置——A同学离B同学越近,其他同学的掌声就越大,反之,A同学离B同学越远,其他同学的掌声就越小。在做游戏的同时,课件上出示响亮的掌声对应f,轻柔的掌声对应p.

设计意图:这个游戏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巩固强、弱记号的作用。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


  同学们配合的非常默契,这时候学生已经能够fp的作用有了很深的印象.下面进行简单的模唱问和答的练习,可以看出回答的部分和提问的后半部分旋律是一致的,要注意的是pf的位置:

1         f          p

334   3 ∣ 6 6 3  ∣ 6 6 3 ∣

今天  星期 几?(星期二)

2            p          f

1  12   173 3    7 ∣3 3   7 ∣

这 节       什么   课?(音乐 课)

设计意图 :继续巩固强弱记号的知识,这里运用的旋律取自歌曲中,简单的乐句教唱,为下面的歌曲旋律教唱做准备.


  下面将进行简单的和声音程练习,要求声音要和谐统一.u音代替.

1      3    5 

 U     U    U

 12 1       34 3        56 5

U           U            U

设计意图 :简单的和声音程练习,能够让学生感受体验到合唱中的分声部合唱的和谐


  齐声朗读屏幕中所示的乐句.先让学生分组用自己的方式读,在没有出示强弱记号之前,有学生不会意识到要去加上轻重两种语气.就出现了有的小组,前一句重读,后一句回答语气更重的现象.有的小组是一领众和.有的小组则是男女生分工完成.适当的对学生的表现予以点评.这时加入力度记号,并分组,齐声朗读:

f               p       f                p           


  是谁躲在树林里?树林里说话和我们一样的?一样的 .


  评价学生的表现:同学们表现得真棒啊. (课件:真棒啊!


  咦,这是什么声音?(回声)课件出示:回声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感受体验强弱记号的运用在语气上的区别.


  那同学们能不能来当当老师的回声?听一句乐句的伴奏,用老师出示的旋律来对答.lu来代替旋律,熟练后带入歌词演唱.

f             p          f                p

               5 56 5                     5 56  5


  是谁躲在树林里?树林 说话和我们一样的?一样 .

设计意图


  本环节中进行简单的旋律、力度练习,引导学生熟悉乐句,为下一环节的教唱做进一步准备.  


  经过前面的反复练习,学生对于歌曲的旋律有了初步的掌握.听全曲旋律.试着跟旋律唱一遍,学生能够轻松的唱准旋律.提醒学生注意歌曲中的强弱记号.唱出歌曲的真挚情感.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教学后我个人觉得整堂课能够达到我预先的设计: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在体验中深入,继而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当然还有很多不足有待改进.

 精细化教学设计之六《森林中的回声》.pp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