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教学研究

高中体育“双师活班”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研究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09-10-30

高中体育“双师活班”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研究

发表在《体育教学》2007年12

殷从建 江苏南京建邺高级中学 210017  王裕林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

  随着高中体育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课改形式大于内容;由于教师选项教学管理不到位、模块教学经验缺乏、分层教学的形式化、评价策略无实效等因素的影响,学生表现出的兴趣不如开始,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下降,学习效果开始减弱。根据后现代课程理论:教学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已知知识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探索、实现认知领域的拓展”的过程,学生应该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创造的状态。所以,我们在高中课改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有效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基本理念、释义

  所谓“双师活班教学模式”,笔者的理解是:就是指两个老师任教在同一选项班级内根据师生课堂状态、模块学习内容等情况灵活、即时地分班、组班的一种教学形式;通过多样化师生互动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有效分班弥补模块分层教学的不足,通过全新的评价手段推动选项教学进程;以激发师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来优化高中选项教学。

模式示意图:

  根据上图:分1是指:分清师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师生的身心现状,为教师搭配、学生合班做好准备。合2是指:合并优势,整合资源;教师根据自身的性别、年龄、学历、体质、专项、经验等因素,进行优势互补组合搭班;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性别、能力、体质、心理、状态(课堂当时的身心情况)等因素,进行同质组班,以优化分层教学。合3是指:合并资源,将选项班进行整体授课,并做好整体分工,通过理论课、汇报课、比赛课、评价课、考核课、机动课(调查、测试、调课……)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优势教学。分4是指:分好层次,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的情况构进行教学设计,并结合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辅导等多种教学形式,通过技术课、战术课、素质课、体能课、强化课、条件课(器材、场地……)等形式,促进学生的体育能力的发展。最后通过约束性、过关性、座谈性、机动性(受伤、体弱、特长……)等评价形式进行反馈,以提高教学效率

二、操作步骤

1、确定可操作选项班

    首先进行学生兴趣选项问卷调查,确定以人数较多且可开设两个班的同一选项为可操作班,再根据学校的实际条件(场地、器材等)从可操作班中确定实验班。

2、确定组合教师

    根据学生学习阶段、选项特征、教师专业情况和教师当年状态,进行自由组合,确定组班教师。

3、确定组班依据(学情调查)

    根据实验班项目阶段学习要求,对学生的男女比例、体质状况、专项能力、项目优势、学期自我策划等进行问卷调查,确定主要组班形式。

4、确定教学规划

    根据本学期学习目的、初定的组班形式等确定模块教学计划、组班进度和相应实施策略、选考内容及标准等等。

5、实践、反馈教学

按照教学规划,实践教学;过程中完成课时小结、实践问题整理,并进行研究、讨论,对教学过程及时调整、完善。

6、考核、总结

    学生完成必测项目、选考项目、学期学习报告等考核,教师完成总结反思、某项双师活班教学论文和相关教育教学案例。

三、教学策略(特色)例举

教师组合策略例举

1、性格、性别组合:根据模块内容学习动机激发要求,将性格不同、性别不同的教师进行组合,适用开始阶段(一般在高一)。

2、能力递进组合:根据模块内容递进学习要求,将同一专项教师进行组合,适用第二阶段(一般在高二)。

3、年龄、学历组合:根据模块内容深化提高要求,将有经验的教师与科研能力强的教师组合,适用最后阶段(一般在高三)。

学生组班策略例举

1、技术技能分班: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教师的专业能力,将选项班重新分为提高班和基础班.

2、即时纠正分班: 根据模块内容学习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进行共性分类,将选项班分为单个内容强化班(比如,武术班中短套强化班和步法强化班).

3、临时素质分班: 根据模块素质练习内容要求和学生的素质弱项分类,将选项班分为柔韧班和耐力班。

4、身心适应分班:根据学生的生理条件和心理满足需要,将选项班分为组织策划班、竞赛班、拉拉班和保障班。

5、适时合班:根据模块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课堂实际情况要求,将选项班组合为理论学习班、专项考核班、素质测试班、汇报表演班等等

师生评价策略例举:

1、约束评价:对于体质测试的项目和专项技能严格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评价、考核;如,1000米/800米、立定跳远、武术中的规定套路等等。

2、过关评价:对于必考以外的项目,采用随堂测评,达到要求,本学期终考可免考,达不到要求的可每堂进行测考。

3、座谈评价:对于课堂态度、理论检测等内容的考核,每学期中举行2次选项班师生座谈会,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学习体会交流、分小组内容学习报告等等,根据相关要求进行考核。

四、实践体会(有效性检验)

1、有利于弥补高中选项教学的不足,使得教学目标实体化。

    此模式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从问题出发,并结合阶段学习目标和项目特征,进行有效分层和有针对性教学,这样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比如,技术技能分班: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教师的专业能力,将选项班重新分为提高班和基础班;临时素质分班: 根据模块素质练习内容要求和学生的素质弱项分类,将选项班分为柔韧班和耐力班,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使得教学过程更贴近师生实际,推进了高中课改的进程。

2、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

   由于教师个人的专业能力、理论修养等因素的不同,在理论的叙述和观点的介绍、方法的使用等方面受到局限。而在此模式中,教师之间的观点得到了充分地交流、融合,做到了优势互补。不但促进了教学中问题的解决,而且提高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如,在技术教学方面。通过双师配合。在一些技术难度较大教学内容上,通过互相研讨,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一些复杂的战术内容教学上,教师可以进行战术配合教学,优化了示范、讲解的效果等等;使得教师教学时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3 有利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

    由于教学的条件也在不断得到改善。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已成趋势,它可以综合运用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等技术,使体育教学内容的更形象、更直观。但在教学实践中,多媒体的使用往往会影响到对一些理论问题进行阐述、论证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再加上前期准备的复杂性,使得老师放弃了对现代化手段的运用。而此模式中,通过双师配合,可以一人讲课,一人配合使用教具,互相补充,从而使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得到真正有效的发挥。

4、有利于改善课堂教学的管理。

   学生难管理是当前我们教师共同的心声,而此模式根据学生的身心需要进行组班,并通过师师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来体现,这样学生很乐于配合教师的教学,教师管理也易于操作,课堂管理也来得实效。如,在一些集体性的项目集中教学中(团体操、队列对型等),老师可以分工管理,一个在上面示范教学,一个可以在下面监督练习,分工明确,合理配合;避免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上面做示范教学,而学生就在下面做自己的事的麻烦。再如,在教学比赛和考核中,两个裁判就比一个裁判的执法公平公正多了;避免了教师在教学比赛中,只能顾到一边的情况;或者比赛犯规看不到,学生不满意;考试学生作弊等等。

五、注意事项

1、关注教师组合的主观意愿性。

教师在组合时要彼此愿意、乐于合作,这样教师间的配合才有可能默契,而要使此模式的运用取得成功,教师间配合默契无疑是极为重要的制约因素。因为这样才能做到教学中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为课堂教学创造更加理想的人文环境。

2、关注课堂学生的实际需要。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的个性特征越来越明显、自主性越来越强;他们依照自己的已有生活经验、学习经验,课前早已有自己的课堂愿望。并随着周围的环境每时每刻地变化着。因此,我们应当尊重学生课堂中的现有状态,从学生实际出发,即时调整教学切入点,尽量安排学生心理需要的、已经定型的、较少或没有争议的内容。这样,组班才能发挥优势,教学效能才能提高。

   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双师活班”体育教学模式的运用并不是在所有的场合都适合的,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如,实施的班级局限性,合分班的时机把握,教师的管理能力等等,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实践、完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