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教学研究

中学体育课选项教学的利弊分析与研究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0-01-25

中学体育课选项教学的利弊分析与研究

江苏省镇江市江滨中学  冯亚菲

1.前言

中学体育课选项教学模式在积极地开展,并得到了充分地肯定。但在中学,由于对选项教学理论和实践均存在不足,毕竟在中学实施的体育课程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尚待进一步完善,新的教学模式必然存在着各种弊端,总结各方面的原因,我们在实践摸索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探索,以分层次目标教学,对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江苏省多所重点中学已试行选项教学模式,镇江市的一些中学也已开始实行,此教学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

2、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2.1有利的方面

2.1.1选项教学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为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现中学实施了选项教学模式,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选项教学开设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项目。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可打破原有的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授课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2.1.2通过选项课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学生按自己的爱好、特长选择某一运动项目进行学习,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所以,在学习中,学生能够积极自觉地去学习每一个动作,体会动作要领,体育的价值观逐渐形成,对健身的兴趣也逐步与自身的学习、生活相联系,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1.3选项教学符合学生的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强烈,学习动机更加具体、明显。选项教学模式由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和授课教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改变普通教学模式中学生“要我学”的被动学习态度为主动学习态度的“我要学”,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2.1.4选项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安排选项课教学,一般身体素质教学时数不得少于30%。在制定选项课教学大纲时,包括身体素质内容,每年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进行测试,通过每一年的数字统计比较,学生的优秀率逐年提高,比传统教学下学生的优秀率要高。体育课成绩是根据对学生素质、技术与能力的测试结果进行综合评定的。通过实施系统的选项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某一运动项目比较完整的知识、技术、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如篮球、排球、足球等一些集体性的项目,通过较长时间的系统学习与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竞争意识与自我控制的能力等。

2.1.5选项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通过选项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发展了学生的体育特长,从而提高了他们的体育兴趣和参与意识。实践证明:在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课程选项教学中,课程教学时数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健身效果,学生为了增强对抗能力,必须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磨合,才能提高自己的对抗能力。长时间的比赛磨合,培养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这一点可从学生自觉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不断增多来证实。学生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进一步提高了运动技术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提高了学生自学、自练能力,并使体育成为学生课余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2.2体育选项教学存在的弊端

2.2.1过早的选项教学存在无法顾及学生的能力差异

表1   选项教学模式适应性调查表(总人数800)

适应情况                      人数                    百分比%

完全适应                      305                       38.1

可以适应                      285                       35.6

勉强适应                      132                       16.5

不能适应                       78                        9.8

从表1中可以看出,学生在体育分项教学过程中,有26.3%的学生对体育分项教学不能很好的适应,由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自全市的各个初中,每个初中学校的教学设施,教学模式不尽相同,加之学生自身素质的差异,导致在一开始分项选修教学中,学生表现出来的体育能力不尽相同,城区好于乡镇。由于学生刚迈进高中的大门,对高中体育的教学模式肯定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而选项教学让学生一进入高中就学习单一的项目,而且一学期学习一个项目又较为系统,有一定难度技术的动作,体育能力教差的学生无从下手,很不适应,也跟不上上课的节奏。学生没有打好上选项教学的体育基础,这一步跨得有点过大。

高一年级可以按原来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大纲,让学生更好的适应高中体育的教学模式,为二三年级的选修做准备,内容的安排上侧重点在田径和体操技巧项目的教学。例如:丹阳有一所中学就是以健美操与羽毛球为必修课程,高一学生进校必须先学习这两个项目,一是锻炼协调能力,二是锻炼灵活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上好体育课。

2.2.2选项教学造成师资有限、场地不足。

表2  学生选择项目的情况调查表一个年级18个班(总人数800人)

项目        篮球       排球       足球       羽毛球       乒乓球

人数        250         35         40          275          200

调查表明:在课的设置当中,由于学生的选项差异较大,选择篮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的学生较多,而篮球与乒乓球只要有器材,受外界阻力较小,在室外都可以打得起来,但羽毛球在室外,虽然有场地,但只要有一点风,基本就打不起来,必须去体育馆内,由于在体育馆里场地条件的限制,好多学生基本都是没地方打,而且里面光线不是很好,又比较闷,大多学生都坐在旁边休息、聊天,到处闲逛。因为是选项教学,学生都是好几个班混在一起上一个项目,有时一节课有两个羽毛球班,如果同时在体育馆的话,学生在馆内更是挤的没地方打,所以有学生称自己是“游荡军团”,而这很大的弊端就是教学秩序比较混乱,场地的限制,学生也不容易管理。

2.2.3各项目人数差异较大,老师上课难易程度不一。

根据按项目分班现状表明:学期初,由于学生的喜好项目不同,选项广度也不同,因此在教学分班过程中,出现了上课学生人数差异较大,学生选项不均衡,选择热门项目的学生较多,有50几名;而有的项目选的人数比较少,只有30名,相差近一半,这样不仅增加上课难度,另外在教师之间或多或少出现不和谐的因素。学期末,因选项教学,原有班级的学生分别有几位教师授课,统计学生的体育成绩也给教师带来一定的困难。

2.2.4选项教学组织存在漏洞,与体育与健康的全面发展思想相违背。

表3   学生选择项目的兴趣广度调查表(总人数为800人)

选择广度                      人数                  百分比%

选择喜欢的一个项目               500                     62.5

选择喜欢的二个项目               220                     27.5

选择尝试不喜欢的项目              80                      10

经调查表明:有90%的学生在分项选修过程中只会选择自己喜好的一个或者两个项目,而不去尝试自己不感兴趣的项目,宁愿在自己喜好的项目上多锻炼。所以学生在多次的选项过程中,会多次选择同一个项目进行学习,高中体育与健康的课程目标是全面培养学生,注重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和兴趣的形成,让学生在高中几年里只学习一两个内容,跟体育与健康课程全面发展学生的目标是相违背的。

可以让高二教学采用固定项目的分项普修,按照学校的条件设施,师资力量,针对学生普遍感兴趣,且容易开展项目的,男生开设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女生开设健美操、篮球、排球、羽毛球,每个内容学习时间为半学期,每个内容为14—16课时,一个学期学习两个内容,四个内容在一学年里面完成。这样教学内容就比较广泛,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全面发展学生的目标。

2.2.5在选项教学过程中,两年或者整个高中段都上同一个内容,时间跨度太长,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上捉襟见肘。

在整个高中的体育选项教学过程中,学生只会选择一、两个内容,时间的跨度太大。经学生调查表明:有32%的学生认为设置的时间太长,到后来觉得没有什么可以学习,在跟部分老师的交谈中,认为单一的一个内容,设置的时间太长,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捉襟见肘,到一定时候会觉得枯燥,学生失去了上课的新鲜感,教师失去了上课的激情。

在高三教学模式上可以采用学生自主选择的分项选修,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让学生自主的报名,经统计后,根据报名人数和项目,结合学校的师资及场地,进行有机动的改变,要有利于学生的爱好,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有利于教学秩序的良好开展的原则。对学生比较喜欢、当今流行的休闲体育项目,应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要求,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体育项目,调节身心,放松心情。在学生选课前应对该项目需考核的内容、标准提供给学生。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 体育课选项教学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并符合学生的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培养学生终生参与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3.1.2 从选项教学模式适应性、选择项目的情况和兴趣广度的调查来看,选项教学在学生能力、师资、场地条件、各项目人数差异、组织方法和时间跨度上都有待提高,需进一步完善。

3.2建议

3.2.1综合以上的现状分析:中学体育教学要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认识体育技能学习的重要性。在安排教学时,既要在时间上给予充分的保证,又要形成一系列完整的管理制度,否则就会出现“放羊式”教学的混乱局面。我们在新学期开始之始,可以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分年级教学。

3.2.2由于各高中的具体情况不同,不可能用统一的体育教学模式,也不能照搬别的高中总结的体育教学模式。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本校的场馆、器材、师资力量等具体情况来制定适合具有本校特点的、又有利于新时期高中体育发展的教学模式。

3.2.3采用选项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扎实的理论知识。

每一个新教学模式肯定存在着利弊端,我们在不断的尝试中,探索要符合本校实际的体育教学新模式。分年级教学模式跟大学体育的教学模式相接轨,让学生在高中阶段有一个很好的体育准备,让学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上课的过程中能很好的掌握好学生的动向。但也有弊端就是学生体育能力差异和不喜欢项目兴趣的培养。希望经过几年的尝试之后能形成我们自己对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新模式,让学生都能受益,让每个学生能充分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许冠忠、王宗平、王永盛,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程改革策略[J],体育与科学,2005年4期

[2] 李壮军、王凤仙,中学体育分层次目标教学模式,体育成人教育学刊[J],2005年3期

[3] 郑兆云,我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J],辽宁体育科技,2005年4期

[4] 郭丹,转型时期高校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特征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2007年9月11日

[5] 崔劲东,对高中体育课实行选项教学的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3期

[6] 刘志敏,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4期

[7] 张树利,对普通高校体育课选项过程中若干问题的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3期

[8] 宋一心,高校体育课程分层选项教学的分析与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期

[9] 周建伟、朱寒笑、卢建明,对普通高校新生开设体育专项课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3月

[10] 郭辉,体育分层选项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可持续发展[J],体育师友,2004年3月

[11] 赵进、李希周,高中体育课选项教学模式研究[J],新课程,2006年9月20日

[12] 王少春、陈桂玲,对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的调查[J],浙江体育科学,1999年3期

[13] 陈美玉,高中体育实施“选项”教学的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2002年3期

[14] 邰莲晓,关于公共体育课选项教学效果的试验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5期

[15] 朱建军,公共体育课选项教学模式的利弊分析[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2期

[16] 唐丽华,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选项教学的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4期

[17] 武俊清,高中体育与健康选项教学中体育学习评价可操作_省略_中_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_中对学生的评价建议[J],体育教学,2006年5期

[18] 李再林,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简介-高中选项教学的组织与实施[J],中国学校体育,2005年4月

[19] 刘钢,高中阶段体育与健康课_选项分层专修_课改实验的思考[J],体育教学,2004年6月

[20] 李文江、何国印,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实施选项教学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J],体育教学,2007年5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