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教学研究

20181001 建邺幼教课程研训组活动简报(第四十八期).建邺幼教课程研训组工作方案(试行)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9-01-03


建邺区幼教课程组教研简报

第 四十八期

建邺幼教课程研训组工作方案

简报编号20181001

简报制作 李旭

 

【正文】

 

建邺幼教课程研训组工作方案

建邺幼教课程研训组2018101日拟定

 

第一部分

建邺幼教课程研训组工作章程(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帮助建邺区基层幼儿园培养园本课程建设人才,构建园本课程体系,提升园本课程品质,成立建邺区幼教课程研究研训组(以下简称区课程研训组)。

第二条区课程研训组是由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组建、各园自主参与的常设性区级教研组织。

第二章工作目标

第三条对各级各类课程建设项目在区级教研层面进行统一规划和分类指导,确保项目高质量完成。

第四条根据各园不同的课程建设基础、水平和需求,实现以下课程建设目标:

(一)辅助有一定园本课程建设基础和能力的幼儿园建构起较为完善的园本课程体系。

(二)帮助园本课程建设能力相对薄弱的幼儿园建构相对科学合理的园本课程框架。

(三)指导尚无能力建构园本课程的幼儿园在选用园外课程的基础上,做好园本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

第五条为每家幼儿园培养3-5名园本课程建设骨干,使每位课程骨干通晓现代幼教课程理念,掌握幼教课程设计技术,具备园本课程规划、设计、指导和实施能力。

第三章组织架构

第六条区课程组由区教研员负责。区组成员每园3-5人,由各园自愿申请加入各园以区组成员为主体组建本园课程组,选举1人担任课程组组长。以各园课程组组长为核心成员组建区课程研训组

第七条区组成员申请者须满足以下条件:

(一)幼儿园自身有园本课程建设的实际需要。

(二)申请人有参与本园课程决策和管理的职权或机会。

(三)申请人具有持之以恒的学习毅力和百折不挠的工作作风。

第八条区组成员可申请退出或替换,但必须经过所在园园长批准。

第四章工作内容

第九条区课程研训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一)系统学习园本课程建设的相关理论知识。

(二)系统学习和借鉴当代先进的幼教课程理论和课程模式。

(三)系统学习和借鉴国内园本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

(四)进行园本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

(五)围绕园本课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系统和分类研究。

(六)对园本课程建设进行阶段性诊断和指导。

(七)对各级各类课程建设项目在区级教研层面进行统一规划和分类指导。

第五章工作机制

第十条区课程研训组以解决问题为宗旨,以适宜和高效为原则,以“理论学习+实践研究+反思总结”为基本工作模式,将课程建设任务和课程骨干培养有机融合为一体。

第十一条区课程研训组的“理论学习”以网络研训(qq:98808625为主要形式,以必要的集中培训和研讨为补充,着重解决课程建设中存在的认识问题、理念问题和方法问题,为“实践研究”扫清障碍。

第十二条区课程研训组的“实践研究”就是“学以致用”和“研以致用”,就是到实践中去解决课程建设的相应问题。“实践研究”以因园而异为原则,基于本园园情,解决本园课程中的具体问题。

第十三条区课程研训组的“反思总结”就是针对各园在课程建设实践中遇到的困惑或问题再次进行深度研讨,以探寻更加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和策略。同时做好经验积累、总结提升和成果分享等工作。

第六章研究范式

第十四条区课程研训组的研究范式遵循“问、学、思、辩、行、察、纠、创”八字方针。

(一)问,即课程研究基于问题,既可以是课程建设中的一般问题,也可以是幼儿园课程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二)学,即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先学习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积累自己的认识,拓展自己的视野。

(三)思,即结合自己的问题和他人的经验,思考并拟定自己的行动方案和做法。

(四)辩,即将拟定的行动方案在研究团队中进行充分的交流、研讨乃至辩论,以使方案更加合理和可行。

(五)行,即将行动方案真正付诸实践,去推动实践的改进乃至改变。

(六)察,即对实践过程和效果进行观察、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发现问题。

(七)纠,即以实践效果为标准,调整或修正行动方案和实践过程中的不适宜做法。

(八)创,即在学习、借鉴、尝试和反复实践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第七章工作职责

第十五条区课程研训组负责人要学习在先、思考在先、规划在先、实践在先,为课程建设提供专业、严谨、规范、实用的指导信息;要以共同研究者的身份亲自参与每次课程研训活动的计划制定、过程研讨和成效总结。

第十六条区课程研训组核心成员要成为本园课程建设团队中的“首席学习者”,要成为本园课程建设的核心智囊,要引领全园教师学习课程理论,践行课程理念,探索课程实施的技术和方法,建立教学模式,创新课程文化,构建课程体系。

第十七条区课程研训组成员要成为本园课程建设的先行者、实验者、示范者和培训者。

第八章工作制度

第十八条区课程研训组活动每周一次,拟定周一为课程研训日。确保每园每年举办一次区级课程研训活动。活动场次顺序原则上由高级别项目园到低级别项目园、由公办园到民办园依次安排

第十九条在幼儿园举行的观摩研讨活动,原则上每次每园只能从本园课程组成员中轮流选派一人参加,且每人每学期参与研训活动不少于2

第二十条举办观摩研讨活动的幼儿园,可自主邀请相关专家或区内区外幼儿园相关人员参加。

第二十一条课程研训组成员必须自觉遵守研训活动规范,认真学习,积极参与,自主成长。

第二十二条课程组成员年度综合考核不合格者,反馈园方,建议更换。

第九章激励机制

第二十三条研训活动中的示范课、研讨课、讲座、培训、优秀成果等,按照教师发展中心的相关规定签发相应证书。

第十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凡按教育行政部门或省市教研部分要求不得不纳入区级课程研训规划但又欲以更加自主方式开展课程研训活动的幼儿园,可在年度计划前向本区教育局幼教科申请,特许开展自主研修活动,但原则上每年必须面向全区开展一次课程研训现场活动

第二十五条本章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六条本章程解释权归建邺区幼教课程研训组。

 

第二部分

建邺幼教课程研训组活动规范

活动主旨:

以幼儿园为主体举办的观摩与研训活动以解决本园课程建设中的具体问题为出发点。

活动通知

每次研训活动的具体安排由区课程研训组负责人提前一周在“南京建邺教育——教学研究——学前教育——课程研训”栏目和“建邺幼教课程研训组”QQ群(98808625)内通知。

活动主持

观摩与研讨活动由园课程组组长主持。

活动方案

园课程组组长和相关教师共同制定具体的研训活动方案,并提前一天提交给区课程研训组负责人审核并在研训群内发布。

研训活动方案要聚焦园本课程建设中的具体问题,要能与具体的课程活动相结合。

活动流程

在幼儿园举办的研训活动为半日活动,从上午800——1140,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800——820:由本园课程组组长简要介绍半日活动方案,提出将要研究的具体问题。

830——1000:所有参与研训的人员深入课程活动现场观摩学习,结合具体活动探寻解决相关问题的具体方法或建议。

1010——1040:围绕焦点问题的微型讲座或园本课程建设经验分享。

1040——1140:围绕焦点问题,展开深度交流和研讨。

参与人员

1.必须提前打印并熟悉研训活动方案。

2.观摩过程中拍摄的照片可精选分类打包,并对活动照片做简要描述,提交区课程研训组负责人,再由区课程研训组负责人反馈给幼儿园(以作过程资料)。

3.观摩与研讨记录可以直接在幼儿园提供的“观摩与研讨记录表”上记录。

4.活动结束后的第二天必须把活动记录纸质稿整理成电子稿(可以进一步条理化和明晰化),提交区课程研训组负责人,再由区课程研训组负责人反馈给幼儿园,以便幼儿园制作活动简报。

执教老师

作为研讨课,执教老师在提供的活动方案中必须明确提出自己想要求助的问题,且必须在综合各参与人“观摩与研讨反馈”的基础上,调整和完善原先的“活动方案”,对求助和研讨的问题进行深度梳理、总结提炼,形成有质量的个人研讨课案例。

课程简报

1.园课程组组长和相关教师一起制作“观摩与研讨”活动简报。

2.课程活动简报经区课程研训组负责人审核后,在研训群内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