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教学研究

第六盟区第三场现场研训在月安幼儿园顺利开展

来源:香山路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9-05-10

第(六)盟区第三次研训活动简报

时间

2019-5-8

地点

南京市建邺区月安幼儿园

出勤情况

应到  60人,实到  60

前期回顾

上一次的盟区活动通过两位教师的课程故事分享,陈园长关于课程游戏化理念下幼儿园实施弹性作息的讲座,我们进一步理解熟悉了儿童视角下反思性课程的实施。幼儿园环境是实施课程的重要教育资源,如何基于儿童视角创设幼儿园环境,值得每一位教师思考,他会直接影响课程实施的效果,因此我们有了本次的研训活动

本期目标

研训主题:儿童本位下的幼儿园环境创设

研训目标:

1、进一步理解什么是儿童喜欢并真实需要的环境。

2、熟悉儿童本位下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内涵与具体实施策略。

 

研训过程

第一环节:感性体验

教师分成2组参观班级环境。想象自己是一名儿童,以一名儿童的视角感受一下走进一间教室后的感觉。在这间教室里生活方便吗?这间教室里哪里让你舒适?哪里最打动你?还有哪里是可以变得更好的。

第二环节:经验分享

1、《图书角变身记》(大二班 马晓燕老师)

2、《小鱼游主题下的班级环境创设》(小三班 丁禹老师)

3、《广而告之的故事》(大三班:毛蕊老师)

三位老师从不同纬度分别分享了自己关于儿童本位下环境创设的经验。马老师在环境创设中主动寻求儿童对环境的看法,倾听儿童的声音,发现儿童在活动中表现出的真实的需要,以儿童当下的需要代替成人以为的需要,推动儿童的学习。丁老师的分享让我们看到环境可以引发课程,课程实施的过程又可以的呈现的在环境之中。毛老师的分享让环境创设的视角偶从室内走向了户外,给了我们更多的启发。

第三环节:进步反思

我们就:“创设怎样的环境才能满足儿童的多元需要以及“怎样能更好地呈现儿童的发现、主张与观点?如何将儿童的符号和语言真正的融入环境中?”两个话题进行了分组讨论。

月安幼儿园的童蕊老师就两个话题进行了《儿童本位下环境创设》的微型讲座,表达了:环境创设要坚持儿童的立场、寻求儿童的看法、为儿童创造一个充满表征机会的环境的观点。

最后,陈园长对今天的活动进行了点评,也对儿童本位下环境创设的实施提出了几点意见,包括:给予儿童充足的时间、开放的空间、不打断孩子的重要活动,活动要能启发孩子的思维,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注意引导同伴之间产生更多的互动、经验的分享。

今天的教研现场就是一篇主角为教师的学习故事实录,陈园长的发言就是这篇学习故事的识别与回应,相信带着专业的指引,老师们积极的探索、愉悦的行动起来,我们也会产生让人“哇”的时刻,我们创设的环境更能激发孩子产生“哇时刻”!

下期研训

主题:生活环节的价值、优化策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