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万物生,风暖踏新程。为扎实推进“双减”工作,深入落实新课标理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本周我校各教研组分别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本周数学组集体备课由谷嘉雯老师和丁伯松老师进行模拟课堂展示。谷嘉雯老师无生试讲了《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一课,谷老师呈现了水果情境图,首先看一看,从观察直接感知数量关系,再数一数,通过具体数字比较两个数量的大小差异程度,让学生从估算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中,获得数的大小差异程度的实际体验,发展估算能力,建立量感意识。丁伯松老师无生试讲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一课,丁老师为了使学生更清楚的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设计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开放性情境进行教学,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增强数学应用意识。两位老师的教学层次清晰,衔接流畅,袁哲副校长和郑榕主任都给予肯定,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后续数学组老师确定了本周的教学工作重点,利用作业批改手账整理学生错题,形成错题专项练习。
本次综合组集体备课由陈丽娟老师主讲,她主备一年级下劳动《小蜗牛》。陈老师首先阐述了自己的备课理念,根据新课标中提出的三大维度: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小蜗牛》这一课属于服务性劳动。其次,陈老师关注安全使用图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并自主探究和发现问题。之后,陈老师突出本课的重难点——制作小蜗牛身体结构内尖角。然后,陈老师播放教学实录,重点观看了内尖角的教学。看完视频后,组内教师各抒己见。孙飞老师认为,劳动教学和体育教学有共通之处,都强调动手动脚,体验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劳动操作体验,并将体验内化为经验。王伟副校长提出,在突破内尖角的难点时,提出可以多准备些纸,让学生自主体验,探究并发现合理、合适的剪裁方式。本次备课活动,相比于教师先说学生再操作体验的方式,更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让学生深度学习。
每一次的教学研讨交流,都是一次思维的碰撞,一次思想的交锋。相信我校老师们一定能秉承新课标精神,积极开展务实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努力打造高效优质的魅力课堂。(撰稿:陈丽娟 编辑:滕国庆 审核: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