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日,受疫情影响,建邺区初三物理学科迎来了一次特殊的物理教研活动——线上教研。本次活动由陈希老师主持,全体初三物理教师参加。本次活动主要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教学设计研讨交流,由南师附中新城初级中学黄山路分校的阎冬老师和中华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的余晟晟老师分别以伏安法测电阻和欧姆定律为例就《浅谈“立足课表、凸显思维的教学设计》主题开设两节讲座;第二个环节是作业设计与交流,由建邺初级中学的朱璐老师开展《...
9月23日建邺区初中物理第三盟区教研活动在南师附中新城初中物理实验室举行。活动在邓军老师的主持下以“新课标视野下的课例研修及校本特色交流”为主题顺利展开。王丽娟老师和赵寒老师开设了课题为《动能势能机械能》同课异构公开课,并在课后进行说课。王丽娟老师以物理游乐园为线,将知识点串联在游乐园刺激有趣的娱乐项目中,激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课堂设计联系生活物理社会,留足理性思维生发的空间。 赵寒老师在课堂中巧妙设问、...
2022年9月23日,建邺区初中物理第一盟区和第五盟区的全体物理教师齐聚南京市陶行知学校开展盟区联合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陈希老师主持,活动共分为三个板块。首先,南京市陶行知学校的赵强老师精心准备了八年级物理《汽化和液化》的展示课,赵老师以“滴一滴水到热锅中”引入汽化,并通过“提高液体的温度,可以加快蒸发,那么温度可以一直提高吗?水开了温度还会继续上升吗?”,自然的由对蒸发现象的研究,过渡到对沸腾的研究,整节课充分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器材以及传感器等器材,...
2022年9月23日,建邺区第二盟区物理教研活动在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成功举行。本次研修的主题是:新课标视野下的课例研修及校本特色交流。活动分两大板块:课例研究和校本特色交流。 第一板块,由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沈艳娟老师开设一节题为《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课例。课例以生活与电为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开启电学学习之旅的兴趣;整个课例以一系列活动为线索:你能用一节电池和一根导线让灯泡亮起来吗?你能利用灯座和电池盒让灯泡亮起来吗,...
2022年3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发布,并于九月秋季开学正式施行,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精神,帮助建邺区全体初中物理教师深入了解新课标的理念以及课程标准调整后的新方向,2022年8月25日,建邺区全体初中物理教师齐聚新城初中怡康街分校进行暑期培训,本次培训的主题是“学习新课标,践行新理念”。培训开始前,建邺区物理研训员陈玫老师对2021-2022学年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肯定了老师们在过去一学年中取得的成绩,...
在刚刚结束的“2022年南京市初中物理优质课大赛评比活动”中,我区选送的两位选手--中华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的钱晨老师和南师附中新城初中薛梅老师均荣获南京市一等奖,同时钱晨老师还将代表南京市参加江苏省初中物理优质课大赛。 特此祝贺两位获奖教师!借此机会,衷心感谢各位专家、各位领导长期以来对建邺物理的关心、指导和帮助!感谢各位首席、各教研组、各位骨干的无私奉献和辛勤付出!
2022 年 5 月 27 日上午,建邺区优质课大赛如期在中华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博物楼三楼 的物理实验室展开。选手们围绕着《升华和凝华》以及《第十一章综合实践活动》两个内容 展示了他们精心准备的课程。在本次比赛中,选手们结合最新的课程标准,通过展示丰富有趣的实验,与学生互动的过程,表达出了对于课程的理解。 在《升华和凝华》的课堂中,老师们都注重了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引导学生明晰升华和 凝华的概念和条件上采用了多样的方法,...
人不相聚心相聚,群策群力促提升 —南京市第七周初中物理学科教研在我区成功举行 微风拂面,春意盎然。2022年4月1日上午,主题为“重视实验教学 优化作业设计”的南京市第七周初中物理学科教研活动如期顺利举行。本次活动,原定在南京市中华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采用直播课的方式进行,疫情原因,最终采用了授课教师无生授课方式进行线上展示,全市初中物理教师线上观摩学习。...
桃花暗粉,玉兰绽白的季节,疫情阻断了我们踏春的脚步,却阻不断建邺、雨花两区老师教研的热情,2022年3月25日,两区教师发展中心本着“停课不停学、不停研”的原则,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打造高效线上课堂,在线组织了一场以“重视实验 凸显思维 优化作业”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活动采用了老师居家观看录播模拟课堂,再网络集中研讨的方式。 建邺区老师在线上学习 雨花区老师在线上学习录播课分别是陈其娟老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022年3月11号,基于“强化实验 凸显思维 优化作业”的主题教研活动在南师附中邺城路初中举行。此次活动旨在研讨如何优化学生作业,课堂教学如何提质、增效展开。活动由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物理教研员陈玫老师组织并主持。首先是吴天翔老师给大家呈现了一节《力 弹力》新授课。吴老师通过视频引入并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从学生对力的前概念入手,引导学生在有力存在的实例中找出共同特征,从而让学生用物理语言归纳出力的概念。再通过实验感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