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1号,基于“强化实验 凸显思维 优化作业”的主题教研活动在南师附中邺城路初中举行。此次活动旨在研讨如何优化学生作业,课堂教学如何提质、增效展开。活动由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物理教研员陈玫老师组织并主持。
首先是吴天翔老师给大家呈现了一节《力 弹力》新授课。吴老师通过视频引入并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从学生对力的前概念入手,引导学生在有力存在的实例中找出共同特征,从而让学生用物理语言归纳出力的概念。再通过实验感受力,引导学生找出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通过改变力的大小,观察物体形变程度的变化,总结出形变程度与外力大小的关系,引导同学们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最后在拉力器、压气球的活动中让同学们感受弹力。课堂处处贴合生活实际,每个点都从生活实际和学生的切身感受入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物理不分家,课堂重视实验探究,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能快速理解和掌握。
之后常忠权副校长和大家分享了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如何提质、增效的思考,对全区教师解读了评价先行的备课方式,指出评价先行的备课更能确保教、学、评三方面的一致性,作业设计作为评价的一种方式,统一了课内、课外进行整体设计,确保课前、课中、课后的一体性、连贯性,能更好的提升教学效益,对全区在双减背景下的集备工作有指导意义。紧接着常校以《力 弹力》这节课为例,对深度备课中如何“强化试验、凸显思维、优化作业”进行了深度解读,深层次剖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的设置依据、深度解读了课堂每个环节的设计意图,对每个教学目标如何分时段合理评价即作业设计的目标、题型选择等等备课的深度思考,为以后大家的备课工作树立的样板。
随后全体与会教师以盟区为单位分小组针对作业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其中徐如、秦剑、薛梅、赵强等教师分别代表各盟区分享了研讨成果和平时作业设计的做法。徐如老师对《力 弹力》这节课进行了评价,认为对鸡蛋拉力的处理是一个亮点。秦剑老师对融合性习题进行精选,作业设计意图明确,对作业完成有明确的方法指导。赵强老师在课堂作业中用了信息化手段,可以及时反应学生的课堂效果,调整教学方法。薛梅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他们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表,将学生的活动落到了实处,同时他们的课前体验性作业对提高课堂效率有很大的作用。
最后,陈玫老师做本次活动做了总结。关于本次活动主题,陈老师对与会教师提出了如下四点建议:1、目标制定时要关注“思维与方法”目标,将学科思维和方法的教学渗透在可能的教学情景之中;2、过程设计时要关注“问题和实验(活动)”的区别,活动提供情境,问题是启迪思维,教学设计中要提出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3、板书设计要体现逻辑性与指导性,本书的内容既要有逻辑性体现,也要体现一定的学法指导;4、作业设计要关注多维性---时段性(课前 课中 课后)、多元性(纸笔作业、实践性作业)、层次性(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通过此次教研活动,每位教师对物理备课、教学、作业设计都有了有了更多的认识和进步。
本次活动得到了南师附中邺城路中学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撰稿:南师附中邺城路中学 吴天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