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9日,南京市第七周小学信息技术教研活动——“生成思维可见的信息技术课堂”专题研讨暨第九届南京市先进教研组展示活动在金陵中学实验小学举行,全市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近200名教师齐聚金陵中学实验小学的报告厅进行听评课和先进教研组展示交流活动。
首先,由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陈明老师执教五年级Scratch课程《走迷宫》。陈老师首先通过Deep Blue和AlphaGo二则关于人工智能的新闻导入,提问计算机为什么能够战胜人类,让学生感受人工智能的发展。接下来让学生观察《走迷宫》的动画,用自然语言描述足球机器人的动作。然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学习方法完成了《走迷宫》脚本的初步搭建,并不断修改完善,编写了《走迷宫2.0》《走迷宫3.0》程序。最后,陈老师展示回溯算法的程序,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对人工智能有更深刻的理解。第二节课由南京市拉萨路小学潘萍萍老师执教三年级《大国小工匠——填充颜色》一课。潘老师通过播放视频《我在故宫修文物》作为本课的导入,让学生也作为一名小工匠,体验文物修复的过程。在修复文物的过程中,贯穿“用颜色填充”、吸色管、放大镜、前景色和背景色等知识点,同时对学生提出要以工匠精神来要求自己,做到严谨、细致、专注和创新。
课后是第九届南京市先进教研组的展示活动,分别由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李烨老师以“实干、拼搏、创新,续写晓庄这部永不完稿的诗集——信息技术教研组的成长历程”为主题,金陵中学实验小学李有翔老师以“励真竞优,梦想飞扬”为主题,进行了学校信息技术教研组建设经验的汇报。
接下来由两位老师对上午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评课。天妃宫小学石慧慧老师对陈明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陈老师巧妙的将人工智能与scratch的教学内容相融合,让学生初步感知人工智能的奥妙。游府西街小学齐琳老师对潘萍萍老师的课也是赞不绝口,以让学生帮助故宫修复文物为主题,贯穿工匠精神的教育,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
最后,建邺区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员汪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表示不仅要看先进教研组之前做了什么,更要看他们之后能做什么。也指出本届先进教研组的成功当选是市教研室对教研组工作的肯定,同时也要有新的动力,要更好的辐射区域,带动更多的团队共同成长,希望大家能够相互讨论学习,让先进教研组的宝贵经验成为推动信息技术学科专业发展的重要助力。(金中实小 邵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