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教学研究

小学信息技术教研“人工智能模块促学生计算思维的养成”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1-01-17

2021年1月15日上午,建邺区小学信息技术了线上教研活动在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小学部开展,主题为“人工智能模块促学生计算思维的养成”,建邺区小学信息技术中心组李有翔老师、茅心溯老师、朱乐老师,教师发展中心信息技术教研员汪俊老师出席了本次活动,建邺区信息技术学科的老师们通过网络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中心组李有翔老师主持。

第一节课,新城小学北校区王淑娴老师执教六年级《智能留声机》,在导入环节通过猜谜游戏迅速抓住学生眼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对留声机的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小组合作顺利搭建了现代留声机模型,紧接着的编程环节通过“留声”“编曲”的任务,让学生体验留声机,感受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整合,并在修改调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回归到爱迪生的这一伟大发明对毕业班学生提出未来期许,让整节课的情感层面达到升华。

第二节课,莲花小学部康佳老师执教三年级《有趣的仿生狗》,康老师关注程序的教学,通过连线、拖动等方式对舵机的旋转方向、转幅和转速进行讲解,将重难点一一突破,通过分组教学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于循环语句的运用,在拓展环节,让学生开拓思维、大胆想象,最终设计出更加智能的仿生狗。整节课,康老师抑扬顿挫地语言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注意和学生的互动,学生沉浸其中,体验感满满。

第三节课,莲花小学部施安琪老师执教六年级《智能电动门》,施老师在人工智能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计算思维,先让学生介绍自己认识的传感器,再选择其中一个传感器对门进行升级。之后通过学生演绎,引导学生了解电动门的运作流程,配合舵机模式的讲解,学生在操作中准确选择合适的模式应用于电动门。课程最后学生提出改进的创意,希望能做出更高级的智能门禁系统。整堂课教学设计环环相扣,牢牢地吸引了学生,学生兴致高昂。

随后,新城小学朱乐老师金中实小李有翔老师还有陶行知小学王蓉老师分别从教学方法、课堂组织、评价方式等方面对节课进行了交流点评。

最后,建邺区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员汪老师对本次活动做总结。汪老师指出在区人工智能大力推进的大背景下,机器人项目实践可以带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体验感悟、探索探究、创新创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平时应注重积累反思。

本次教研活动,促进了老师们对机器人部分课堂教学的探讨,让老师们在学习中成长、在研讨中提升,在激励中进步!(莲花实验学校小学部 施安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