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教学研究

人工智能模块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养成——“优必选”项目专题研究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2-03-21

2022年3月18日,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小学部承办建邺区小学信息技术线上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主题为“人工智能模块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养成”——“优必选”项目专题研究,建邺区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通过网络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特级教师李有翔主持了本场活动。

第一节课,莲花小学部康佳老师执教《学习小助手》,康老师谈话导入,提炼出学生期待的学习小助手所能实现的功能:答疑解惑、语音提醒、游戏互动、学习管理,并在教学中通过触控的三种模式以及红外传感器实现了相应的功能。在自主拓展环节,学生对图像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翻译技术等进行了简单的尝试。整个教学环节目标清晰,由浅入深,注重学生程序逻辑的表达,关注学生计算思维的养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康老师在四年级学生的心中播下了人工智能的种子,也对学生提出了美好的期望。

第二节课,莲花小学部施安琪老师执教《校园安全小主人》,施老师整个课堂氛围是非常轻松的,她从学生身边接触的人引入,更容易引发的学生一种交流的想法,接着让学生去填写安全卫士他们希望有的功能,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整节课学生的完成度不错。施老师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注意和学生的互动,学生沉浸其中,体验感满满。

第三节课,金中实小邵引老师执教《小小翻译官》,邵老师以冬奥会为聊天背景导入,提问各国运动员语言互不相通是如何进行交流的,结合学生的情景表演,引出翻译技术,体验悟空的中英互译两种翻译模式,结合英语学习中遇到的生词问题和翻译笔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编程实现悟空类似翻译笔的文本翻译功能,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接着南湖一小曹煜老师节课进行了点评,曹老师也对老师们提了一些建议,第一点是随着教学内容的快速变化,老师们应多学一些新技术;第二点是教学方式的改进,老师们要更着重体验式教学;第三点是教学环境的改进,比如利用活动桌、展示台这些,让课堂更高效。

随后,金中实验小学特级教师李有翔希望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要在教师的语言表达中要能体现出他们的不同,同时表示区里正在筹备区本课程,老师们应保持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教学的探索。

最后,建邺区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员汪对本次活动做总结。汪老师指出在区人工智能项目推进的大背景下,要清晰定位人工智能模块的教学,带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在课堂上可以着重体验活动和课堂讨论,由浅入深,进行教学设计与规划。学生体验感悟、探索探究、创新创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积累反思。

本次教研活动,促进了老师们对人工智能课堂教学的探讨,让老师们在学习中成长、在研讨中提升,在激励中进步!(莲花实验学校小学部 施安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