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教学研究

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16册 第五课 《端午节》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3-07-02

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16

第五课  端午节

南京市南湖第一中学  雷语

  【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了解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起源于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后发展成集游戏节庆、体育锻炼、健康预防于一体的民间节令。

  创造领域:学会利用身边易得材料有创意地制成自己喜爱的端午节用品:用纸折叠造型;纸盒、纸板、竹片组合等综合造型;碎花布、彩色线缝制造型。

  情感领域:通过实践和体验,感悟我国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和丰富的想像力过着有深远意义的端午节;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热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利用身边易得材料以多种方法制作自己喜爱的端午节用品:创造性的节目表演和游戏;用纸折叠造型做一些彩棕;纸盒、纸板、竹片等综合材料做大龙舟;碎花布、彩色线缝制一些香袋等。

  【教学难点】

  对端午节民间传统文化渊源的了解、探究和继承。

  设计制造出有意义、有创造性的节日用品。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没计】

  第一课时   对端午节民间传统文化渊源的认识

  【课前准备】

  教师:悬钟植像;挂艾叶莒蒲;赛龙舟;饮雄黄酒;吃棕子;佩香袋等有关端午节起源的资料 (实物、图片或课件)

  学生:学生自己收集端午节的相关资料、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1)导人:教师出示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咙夺目的彩色纸棕子、布香袋(有十二生肖造型、有"五毒"、还有卡通造型),还有课件里赛龙舟、挂艾叶莒蒲、饮雄黄酒 ("青蛇传"片段)、悬钟植像;把学生带人端午节,感受端午节的气氛。

  a、端午节识纪念谁的节日?有何意义?根据你收集的材料,你知道的还有哪些说法?(屈原、伍江而死、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理、纪念龙的特殊节日。)

  每年的端午节,你是如何度过的7你包过棕子吗?佩带香袋吗?你玩过碰鸡蛋、鸭蛋、鹅蛋吗?你参加或观看过赛龙舟吗?饮过雄黄酒吗?你洗过艾叶莒蒲水澡吗?

  (2)认知: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并通过多媒体课件了解与端午节由来有关的几位历史人物(屈原:战国时代的楚国人;伍子百:战国时代的楚国人;曹娥:东汉孝女;秋谨:现代革命女诗人)

  通过多媒体课件和课文中给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中国民间采用了哪些方式来纪念这些传说中的历史人物(赛龙舟、挂艾叶莒蒲、饮雄黄酒、吃棕子、悬钟帽像、玩碰鸡蛋、鸭蛋、·鹅蛋、佩带香袋)

  (3)实践:

  学生46人一组对端午节传说中的故事进行编排并表演。要求对故事情节了解,表演充分、形象合埋。

  学生个人或分组对端午节纪念活动(赛龙舟、挂艾叶莒蒲、饮雄黄酒、悬钟道像)进行 "模仿秀"表演。

  (4)感悟:

  学生通过讨论课本、多媒体课件,迸一步了解涉及端午节由来的几位历史人物 (屈原:战国时代的楚国人;伍子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曹娥:东汉孝女;秋理:现代革命女诗人)。中国民间节日纪念的特殊性:集游戏节庆、体育锻炼、健康预防于一体的民间节令。

  (5)创新:

  结合课本知识及多媒体课件小组讨论:还可以设计出哪些更好的方式或者别具一格的形式过端午节。

  表演独特的故事新传和用游戏的方式给自己设计的故事新传及游戏命名。

   (6)拓展:

  去图书馆、网络查找资料了解涉及端午节由来的几位历史人物;中国民间采用了哪些方式来纪念这些传说中的历史人物。

  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诗,用诗会的形式过端午节。

   (7)总结:

   教师从学生编导、表演的节目和游戏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指导性评价。也可以举办"端午节模仿秀",集体评选优秀作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