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第十二周为小学美术片区教研周,旨在充分发挥美术中心组骨干教师组织活动的能力,促进年轻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逐步形成片区美术特色。在前期策划下,三个片区同时开展活动,100多位老师分布到建邺实小、莫愁湖小学、金中实小参加了主题教研。具体内容如下:
莫愁湖小学举行“ 区域内教师协同学习系列活动——创新求变,深度融合、携手共进”美术教研活动
2019年11月19日星期一下午,在莫愁湖小学举行“ 区域内教师协同学习系列活动——创新求变,深度融合、携手共进”教研活动。来自建邺片区的美术老师参加了本次的教学研讨活动。
首先,由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北校区马英婷老师和南师附中新城小学怡康街校区刘欣竹两位老师同时上课。马英婷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亮眼睛》的第二课时,让孩子们通过动物的眼睛,去探索动物的世界。整堂课用了情境法贯穿,从同学们挑战老虎的三大考题开始,展开了对动物世界的一系列探索,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动物眼睛,感受神奇的动物世界。同时开展的是刘欣竹老师执教的一年级《太阳和月亮—太阳》,这节课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下以古老的传说《后羿射日》贯穿整节课,用生动的故事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用“画表情”“添光芒”“加装饰”的方法创作出了一个个独特有趣的太阳。
随后,由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张若昕老师和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南校区张议文两位老师同时上课。张若昕老师执教了三年级《生肖·剪纸》,用生肖排排队的互动形式导入,介绍了南京剪纸在2009就被评选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导小朋友们了解学习传承剪纸的必要性,从而揭开课题。在教学环节上,张老师用闯关游戏的形式层层递进,有效地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最后欣赏大师剪纸作品,呼吁同学们用手中的剪刀和学习的知识剪出自己的美好生活。同时开展的是张议文老师执教的二年级《漂亮的台灯》,这节课是“灯”系列的校本课程中低年级的一节课。根据学情,张老师把台灯概括为两个部位,即:灯罩和灯座。为了丰富作业形式,张老师设计了两种作业方式:海绵沾印泥为台灯涂上漂亮的颜色,可以锻炼学生的色彩感觉,模拟彩绘玻璃的效果;皱纹纸折灯罩的方式可以很方便地作出传统台灯的灯罩,自己添画喜欢的灯座。
接下来,南京市莫愁湖小学的史娇娇老师开展《创新求变——记·我的课堂教学初探》讲座。史老师结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从教学设计、教学用具两个方面展开,分享其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初步尝试的教学创新手段及心得体会。
本次教研活动在美术新课标基础上,以生为本,瞄准课堂深度对话,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点燃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在协同学习中创新思考,促进教师交流和深度学习,有效加强教学研究,达到携手发展!




有美有术的课堂:走进优秀传统文化,走出特色创新之路
——建邺实小承办建邺区教师协同学习活动
2019年11月18日下午,以“有美有术的课堂:走进优秀传统文化,走出特色创新之路”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在建邺实小举行,片区美术教师共同探究美术教学,寻求学科教学特色和谋求个性化发展的路径。
第一节课,河西外国语学校的赵聪老师带领三(6)班的孩子用中国传统的扎染走入《我设计的服饰》,在课堂上,孩子们在扎染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手艺的“美”与“术”,在小组合作中不断尝试创新服饰的设计和制作、走进丰富的服饰世界;同时,建邺实验小学的张辰彬老师带领五(3)班的孩子在传统傩戏面具里寻“美”,开始《有表情的面具》的学习,张老师带领孩子欣赏和认识古今中外的面具之美,了解传统面具的历史来源和现代面具的发展、用途,通过画、剪、折、挖、卷、粘等制作方法轻松的教会孩子制作出一张张精美的表情面具。
第二节课,南外河西初中第一附属小学的杨夕老师带来了一节《自然现象》,课上画一画、拼一拼、做一做三个教学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紧扣,并用冒险闯关游戏将教学重难点巧妙的予以解决。同时,莲花实验学校巢越老师的《变脸(二)》运用课前学习单,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的基础上,进行扎实有效的教学,通过教师详细的示范引导,让学习在课堂真实发生。
两节课后,建邺实验小学翟建云老师的讲座《有美有术:形色交融的绘画课》
就怎样从童趣水墨的角度对水墨画进行传承与创新和大家进行了探讨。接下来的活动交流中,赵涵、叶宇琦、徐慧敏和卞卡等老师分别对四节课例进行了细致又有方向的精彩点评,发表自己对于这四节课的看法和建议。
一次活动,一次收获,一份课例,一份成长。在精彩课例的背后,不仅是上课教师及其团队的潜心研究,更是希望美术教师们通过主题活动探究多元教学方法,给教师提供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和展示的舞台,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艺术融合,立美培德——金中实小承办建邺区教师协同学习活动
为不断提高教师美术教学的整体水平,创新美术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小学的美术特色,11月18日下午,区域间教师协同学习活动围绕“艺术融合 立美培德”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美术教研活动。活动由王海莉老师主持。
本次教研活动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三位老师带来的精彩的公开课。首先是南外仙林分校的陈智鹏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月亮,你好》这一课,陈老师以亲和的教态,仿佛邻家大哥哥一般,从有趣的谜语导入,并结合视频和示范给一年级的同学们欣赏了各种不同形态的月亮。陈老师还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用拟人的方法表现月亮,并给月亮添加一些小伙伴。最后同学们都开心的拿着自己的作品和陈老师合影。第二节课是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的岳怡璇老师带来的《青花盘》一课,上课一开始,岳老师仿佛变魔术般请小朋友们做助手,用水油分离的方法“变”出了一个精美的青花盘,以为盘子宝宝设计衣服这样的情境串联整节课,分了两次作业,最后以新奇特别的版画形式,让二年级的同学们一个个都制作出了漂亮的青花盘。第三节课由南外仙林分校的葛含之老师带来《表情丰富的脸》一课,葛老师用其专业的雕塑知识和技法,为五年级的孩子们展现了各种各样的泥塑作品。葛老师带着孩子一起模仿表情包做表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板书,内容清晰思路明确。
第二阶段,片区组长马田老师和南外仙林分校的教师代表耿思思老师对三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两位老师对三节课各抒己见,对开课老师所呈现的优缺点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通过发言,大家对活动进行了再一次的梳理,让活动中的每一个亮点在脑海中更加清晰。
第三阶段特级教师王倩老师带来了《艺术融合,立美培德,美术课堂让师生美丽》的讲座。王老师不仅给美术教师指明了优秀课堂的要点,也明确了美术课程的最终目标。要让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美术课堂让能让师生美丽!美术老师就是美的传播者!
最后,建邺区教研员丁圆圆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强调要加强区域间、校际间学习交流,就教研组长如何带好团队谈了几点策略。本次教研,教师们在研讨中积极反思,提炼了教师群体智慧。








以上撰稿:史娇娇、翟建云、王海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