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教学研究

建邺区第五盟区第二次研训活动

来源:爱达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8-11-30

幼教第五组(盟区)第2次研训活动简报

时间

2018.11.22

地点

南京市爱达幼儿园

出勤情况

应到54人,实到47人,缺勤人员及单位:南希幼儿园1人、春晖幼儿园:3人、圣玛丽海峡城幼儿园:1人、吉庆幼儿园:2人

前期回顾

第一次盟区活动,通过关于“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讲座与研讨沙龙相结合的形式展开活动,以列表对比的形式,展现出“传统教程”与“以儿童为中心的教程”两者之间的区别,并再次列举案例,让在座老师通过分组进行了案例分析,更深层次了解两种课程的实质区别。小班生成主题活动《我们一起种树叶》的课程故事分享,多种案例的形式,分享了如何从“传统课程设计理念”转变为“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图文并茂,分享了教师与孩子们通过新型课程得到的收获。

作业:对当前课程设计方法的反思与记录

根据下面的问题,在空白处写下自己对当前课程设计的思考。

1.你设计课程时,一般要经过哪些流程?从哪里开始?侧重点是什么?

2.如果回头审视先前设计的课程,该课程是否包含或涉及对幼儿有意义的复杂性知识或经验?

3.本章的内容对于你改进日前的课程实施方案有何帮助?

本期目标

生成主题活动的分享与研讨

研训过程

第一环节:观摩中二班主题《线绳大世界》区域游戏

活动内容:

科学区:绳线拓印、电话实验、绳线吸水实验、摸一摸,猜一猜

美工区:挂壁编织、绳子创意(绑瓶子,创意造型)、毛线花(菊花,向日葵)、编织机、给小动物穿衣服、夸张的脸、毛线画、美丽的毛衣

数学区:测量(用绳子测量)按类摆绳、做彩旗、拼图形、

生活区:给小动物穿衣服、串项链、编辫子

图书区:图书、手偶游戏、故事创编图片

建构区:滑滑梯

游戏材料:

科学区:纸杯、各种绳子、颜料、笔、一次性纸杯等

美工区:各种绳子、纽扣、绒球、颜料、宝玲珑球、粘土、纸绳、吸管、剪刀、彩泥、水彩笔、蜡笔、勾线笔等

数学区:触摸袋、彩旗、各种图形,各种绳子等

生活区:小动物头像、纽扣、珠子、叶子、吸管、各种绳子

图书区:与主题相关书籍、动物手偶、纸等

建构区:清水积木、图片、动物玩偶、辅助材料等

重点指导:毛衣娃娃(美工区)

活动目标:

尝试选择各种材料制作娃娃的头部及头发,并用毛线在娃娃身上(瓶子)依次序绕圈。

能自主选择区域活动,结束后能将材料摆放整齐。

乐意参加游戏,并愿意和同伴分享游戏的乐趣。

第二环节:课程故事分享

讲座:中一班主题《盒子日记》分享

讲座:小一班主题《盘子一家亲》分享

第三环节:各园主题活动进程分享

盟区幼儿园各园业务园长分享本园主题开展进程:

南希幼儿园分享

茶亭幼儿园分享

吉庆幼儿园分享

圣玛丽海峡城幼儿园分享

嵩山路幼儿园分享

春晖幼儿园分享

第四环节:现场研讨

参加活动老师根据幼儿关于纸的问题现场研讨主题生成活动的方向。

研训收获与新问题(研讨内容的归纳整理)

本次研训活动开展,参研老师先后通过观摩现场,聆听主题故事分享,交流研讨等环节对生成主题的实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意识到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不是静态的、固定的框架,而是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老师们将继续努力实践,让主题课程实施的过程真正成为“基于经验→拓展经验→提升经验”的过程,从而促进教师、幼儿共发展。

下期研训

结合第一次的课程设计及第二次的课程活动研讨,各幼儿园进行课程主题活动的实施,并撰写课程故事。下期额研训活动为课程故事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