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来源:爱达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8-12-25
幼教第五组(盟区)第3次研训活动简报
时间
2018.12.21
地点
建邺区嵩山路幼儿园
出勤情况
应到54人,实到45人,缺勤人员及单位:南希幼儿园3人、春晖幼儿园:1人、圣玛丽海峡城幼儿园:3人、吉庆幼儿园:2人
前期回顾
第二次盟区活动,通过生成主题活动的分享与研讨,参研老师先后通过观摩现场,聆听主题故事分享,交流研讨等环节对生成主题的实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意识到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不是静态的、固定的框架,而是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老师们将继续努力实践,让主题课程实施的过程真正成为“基于经验→拓展经验→提升经验”的过程,从而促进教师、幼儿共发展。
作业:结合第一次的课程设计及第二次的课程活动研讨,各幼儿园进行课程主题活动的实施,并撰写课程故事。
本期目标
区域游戏观摩及课程故事分享
研训过程
第一环节:观摩
中二班主题《瓶子响叮当》区域游戏
走进中二班,各种造型的瓶子映入眼帘,班级主题特色鲜明。邵茹蕾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瓶子响叮当》主题下的区域活动。图书区幼儿阅读主题相关绘本,并在纸上绘画自己和瓶子的故事,做成小书摆放在书架上,充分展现了幼儿的表达和创作能力;美工区幼儿通过撕贴、油泥、颜料画、装饰画等方法将废旧瓶子变成一件件艺术品;益智区幼儿探索瓶子的特征、用途,并进行简单记录。
小一班主题《小盒子大世界》区域游戏
小一班应志华老师带我们走进小盒子的“大世界”。班级每个区域都创设了丰富的、来源于幼儿的游戏,到处可见大大小小的盒子与幼儿互动。美工区参照大师蒙德里安的画进行盒子涂色,涂上颜色的盒子在班级中间进行拼搭,充分利用班级场地;建构区的盒子与角色游戏相结合,幼儿自制停车场;益智区的孩子用多种方法比较纸盒大小。虽然是小班刚入园几个月的孩子,但对材料的熟悉程度可见他们对于盒子进行的深入探究。
在每个班级区域中,幼儿都表现为投入、自主的状态,以及对材料源源不断的探索和创造。
第二环节:课程故事分享
讲座:中二班主题《小盒子大世界》分享
讲座:小一班主题《奇妙的线》分享
两位老师虽然工作不久,但条理清晰,故事叙述婉婉道来。分别以自己班级主题开展情况为基础,图文并茂的介绍了如何基于幼儿兴趣,抓住教育契机,提供丰富材料供幼儿讨论、探索,将幼儿的兴趣进行发散和延伸,让老师们深受启发。
研训收获与新问题(研讨内容的归纳整理)
本次研训活动开展,参研老师先后通过观摩现场,聆听主题故事分享等环节对生成主题的实施有了更机一部的理解和认识,并结合自己班级进行的主题活动进行反思,结合分享,分析班级主题活动的优点与不足,进行新的调整与实施,并将活动的内容进行整理,撰写课程故事。
下期研训
结合幼儿兴趣,继续实施主题活动,撰写课程故事。下期研训活动挑选精彩的课程故事进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