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上午,南京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专题教研“相同场域不同类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策略”在建邺区少年宫可食花园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南京市教研室主办,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协办,建邺区少年宫承办。
参加这次活动的有南京市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研员王少峰老师,以及南京市各区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研员,整场活动采用现场直播方式进行,活动由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研员孔淑梅主持。

建邺区少年宫“基于可食花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以自然生长为核心,以场域资源为依托,按照“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实践目标,打造“探秘课程、可食课程、玩美课程”三大模块课程体系,让学生在探究自然中求真,在感恩自然中至善,在体悟自然中尚美。

本次活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课堂教学展示,第一节课由建邺区少年宫张翔老师执教四年级探究性小课题学习《蚯蚓土的秘密》,第二节课由建邺区少年宫石梅老师执教四年级设计类项目化学习《植物的“敲拓染”》;第二部分由建邺区少年宫王菲主任作主题为“自然生长的教育让孩子无限成长——基于可食花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汇报,她从“我们的思考、我们的设计、我们的行动”三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了建邺区少年宫如何依托场域资源,大胆尝试和积极探索,并提出把育人安放在天地自然之中,让自然的节律与教育的节律、生命成长的节律同步律动。让教育返回自然,以自然为学校,以自然为教师,以自然为课程,以自然为教室。让学生在最自然的环境下,感受动植物的生长,生命的力量,在自然生长的教育过程中无限成长。



最后,南京市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研员王少峰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精彩点评。王老师充分肯定了少年宫在利用优势资源,深入思考,大胆创新方面所做的努力,并提出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进一步提升课程意识,优化课程方案,有效地将校内实践活动和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对接,注重跨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努力成为校外实践基地的典范。

(撰稿:建邺区少年宫 张翔)